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你無法忍受自己的落後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8-06-14

瀏覽數 9,800+

你無法忍受自己的落後
 

我有一個長相甜美的學妹溫蒂,最近剛剛滿三十歲,是朋友圈中公認的才女。她會好幾種流利的語言,在德國居住多年,熱衷於社會企業,在非洲納米比亞實習,完成她自己非常喜歡的美國私立名校的碩士學位,父母很大方贊助一部分昂貴的學費。非洲打開了她對未來和世界的可能性,未來可能會繼續到非洲去做喜歡的專業工作,現在的她在美國華盛頓首府的衛生組織。

怎麼看都覺得是人生勝利組的她,卻跟其他所有人一樣,對於邁入三十歲感到焦慮。

「為什麼我對於三十歲感到焦慮?」溫蒂問我。

其實答案很簡單,溫蒂覺得「來不及」。但人生這麼長,到底來不及什麼?是因為覺得再不趕快生孩子,就快要變成高齡產婦了嗎?還是覺得不夠有成就?有別的擔憂?我們從小到大,似乎總是被「來不及」的遺憾追趕著。但我們真的知道,為什麼會一直覺得「來不及」嗎?

到底什麼叫做「來不及」?而什麼時候,才真的「來不及」?「來不及」其實不是原因,而是結果。覺得「來不及」,背後的原因是對自己有特定的期待。

如果沒有期待、凡事隨遇而安的話,當然就沒有所謂「來不及」。所以我問學妹溫蒂,對於三十歲的人該有什麼樣子,有著什麼樣特定的期待呢?溫蒂說,三十歲的人:

  • 應該已經結婚了。
  • 應該要事業有點成就。
  • 應該在心理跟行為上都夠成熟。
  • 應該負起照顧父母的責任。
  • 對自己應該覺得自在。

但是她覺得自己幾乎什麼都沒有做到。

「如果妳的閨密很沮喪地跟妳說,轉眼要三十歲了,說愛情沒愛情,說事業沒事業,不但沒辦法照顧父母,又對自己不滿意,妳會怎麼跟她說?」

「我會告訴她,她其實真的很棒,而且我會把覺得她為什麼很棒的地方,說給她聽。」

「所以如果別人沒達到社會期望沒關係,換成自己卻不行,妳有沒有發現這之間有不一致的地方?」溫蒂點頭。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妳會對閨密說她很棒,難道是說謊嗎?」我追問。

「當然不是,」溫蒂說,「我是誠心誠意的。」

「那是為什麼?」

我們可以看出溫蒂對自己的嚴格標準。

對自己比較嚴格的人,其實不見得是特別有紀律,但可能是覺得自己應該要比別人優秀,所以別人沒做到沒關係,自己沒做到卻不行。

換作是一個自卑、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的人,不會對自己特別嚴格,他們會把自己的狀態「合理化」,會告訴自己「我能做到今天這樣,已經算很好了。」

覺得自己比別人優秀,對自己的要求會比別人有更嚴格標準的人,當自己沒有達到這些標準時,就產生了「來不及」的感受。

你無法忍受自己的落後_img_1

本文節錄自:《誰說我不夠好》一書,褚士瑩著,大田出版。

圖片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