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負評女神」林依晨默默行善許久,受粉絲好評,她連用肥皂,也要發揮愛心。原來她關懷弱勢團體,每個月購買盲人和殘障人士製作的手工皂,鼓勵他們自食其力。
這家受林依晨關注的「愛幸福庇護工場」,成立於2016年12月底,才短短一年半,已累積兩萬名客戶,不僅小有盈餘,還能發放員工1.5個月的年終獎金。
由於庇護工場的殘障人士,受限於身心障礙,生產力有限,經營不易,「愛幸福」的成績在庇護工場裡,並不多見。
走進愛幸福庇護工場,檸檬混合香茅的精油香氣撲鼻而來,令人精神振奮,18名身障、精神障礙人士低著頭,聚精會神製作肥皂,他們將橄欖油、鹼,均勻倒進鍋子混合,做成皂液,經過切塊、風乾、磨平、包裝等11道程序,才完成作品。
圖/愛幸福庇護工場的身障學員正在混合橄欖油和鹹,製作皂基。
雖然端午節還沒有到,愛幸福已經為中秋節禮盒市場做準備。庇護工場主任許惠如表示,手工皂完全是他們自製,連禮盒設計也自己來,從開始製作到消費者手中,需要一個半月時間。
盲人不只會按摩,還能做手工皂
愛幸福是台灣視障協會為了幫助盲人,開發按摩以外的新職種,為增加他們的工作機會而設立。
許惠如說,台灣約有十萬名盲人,按摩是目前的主要職業,因為看不見,他們的工作機會、福利,落後智障和肢障人士。尤其是同時有精神障礙、智障的盲人,更找不到工作,因此,台灣視障協會協助盲人學習製作手工皂,走出一條新的活路。
圖/手工皂經過削皂,磨平,才有光滑的外表。
在「愛幸福」裡,殘障學員一共有視障、智障等35種不同的身心障礙,他們和17名一般員工合作,一起製作手工皂。
全盲的「小孟」因為先天性糖尿病,成為洗腎的重度器障病人,即使右手指頭發黑、壞死,敏感度下降,依舊靠著剩餘的觸覺摺疊紙盒。她行動不便,坐著輪椅上班,生性依然樂觀,還曾經擔任電話志工,聆聽殘障人士和家屬抒發心中的苦悶。
八年前因為車禍,造成右半身癱瘓的「安安」,在家人協助下,奇蹟似地在昏迷指數三的情況下甦醒,他到城市科大念書,也來到「愛幸福」,每天工作六小時。雖然右手行動力差,在許惠如要求下,以右手製作皂液、切皂、削皂,當成復健練習。
小孟和安安很喜歡「愛幸福」的工作,他們說,和同事變成朋友,又有薪水可以領,加上殘障補助,勉強可以過活,很珍惜這一分工作。許惠如說,「愛幸福」一天生產1000個手工皂,必須想盡辦法賣掉,才能讓學員拿到薪水。
因此,他們訴求高品質,不加色素、香精,使用天然材料,甚至在手工皂表面拉花,建立特色,還將手工皂當成食品看待,訪查原料產地。為了生產薑黃皂,他們到花蓮尋找種薑黃的原住民進行了解。
圖/學員正在切皂。
「愛幸福」行政管理處主任林秀梅說,他們收集中小企業名單,以直效行銷,寄送DM,銷售年節禮盒,平均每個手工皂約賣250~300元,高於糕餅價格,可以快速打平。
「有的企業老闆娶媳婦時,送給婚宴賓客當贈禮,」林秀梅表示。目前營收之外,加上政府補助,可以有盈餘,她希望未來擴大市場,增加寵物皂、訴求美白的溫泉泥皂、苦茶油皂,提高學員收入。
去年世大運期間,「愛幸福」贈送6000個重量不足、無法銷售的手工皂,許惠如認為,物盡其用,也代表盲人能夠回饋社會。
評估「愛幸福」經營情況的台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表示,手工皂產品貼近市場需求,可以不靠社會同情而成功銷售,符合自食其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