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線上規模不夠大 很難革零售業的命

創新新零售電商集團光旭網路總經理 黃文貴

王一芝
user

王一芝

2018-03-30

瀏覽數 18,800+

線上規模不夠大 很難革零售業的命
 

本文出自 2018 / 4月號雜誌 夾縫求生!1000個台師變陸師

在兩岸網路界,很少有人不認識黃文貴。攤開他的履歷,可說戰功彪炳。他在網路家庭(PChome)前後待了十年,也當過UITOX、ASAP閃電購物網總經理及東京著衣營運長,甚至還到淘寶網擔任過天貓運營總監及飛牛網執行董事。

2016年底接任前身為久大資訊、併購東京著衣、101原創和拍手國際的創新新零售集團總經理,公司取名「新零售」,就是要走新零售的路。他怎麼布局?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廠商能夠追蹤到每個顧客的購物行為和生活型態。

舉例來說,以前想要嬰兒奶粉,只能到醫院或月子中心守株待兔,或發傳單給穿孕婦裝的婦女,現在搜尋網站或購物平台只要追蹤消費者輸入的關鍵字,就能推播奶粉、尿布,甚至是離家最近的婦產科。

舊零售的消費者是模糊的,不認識顧客、不了解顧客、不能追蹤顧客,至於新零售則能精準地了解消費者。

放眼全世界的新零售革命,都是由線上發動併購線下,主因是線下無法蒐集資訊,市場向線上靠攏,但台灣線上業者規模不夠大,過去十年又沒有太大進步,底氣還不夠大到革線下的命。

台灣的實體通路也老早就開始投資線上,只不過他們不像我們純線上都是抱著句踐復國的決心,他們就像吳王夫差家大業大,線上領域不成功,線下一樣賺錢。不敢孤注一擲,肯定也不會有太大的收穫。

心態不改 是發展新零售最大阻力

我認為台灣發展新零售並非法令限制,也跟市場規模無關,而是心態問題,那些掌握台灣零售業的集團願不願意投入,尤其他們都握有金控資源,結合起來應該如虎添翼,只能感嘆他們尚未感受到掌握數據的威力。

我以前都待在大型網路平台,一年前來這裡,主要就是想發展新零售,藉由集結各領域的品牌電商,共享他們的優勢,透過垂直和水平的整合發揮綜效,今年會有一些大動作,透過投資或購併,把那些想要朝新零售發展的業者集合起來成一個企業,整合更多數據。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