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去年放寬台生學測達均標,就可申請當地大學,甚至提供獎學金。台灣學測成績於2月底放榜後,已出現諮詢熱潮,台生真的將大舉出走?
2018年可說是台生申請大陸高校的「均標元年」。
中國大陸從2010年起,開放台灣高中畢業生以學測成績「頂標」(占考試總人數的前12%)申請大陸的大學。2011年再擴及到「前標」(前25%),2017年中又宣布只要「均標」(50%),便可申請大陸307所大學。
換句話說,大陸開放台灣一半的高中畢業生均可申請大陸大學。其中,第一批次有160所和第二批次147所。
從各校已公布的招生簡章來看,第一批次大多為重點大學,要求前標成績。若是北大、北京清華、上海交大等超級名校,更是要求頂標以上。
第二批次則為省屬重點大學,普遍降至均標。其中不乏大陸人心目中的好學校,譬如北京中央財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鄭州大學、福州大學等。
從台灣學測成績於2月底放榜後,已出現前所未有的申請熱潮。
位於台中、專辦台生留學大陸的機構「大陸通」,今年學測考完後,就接到非常多詢問電話,甚至還有家長專程從台北南下尋求服務。北部家長大多只有假日有空,「大陸通」3月起的每個週六週日,從早上9點到下午6點,平均一個小時服務一位家長,所有時段都已被預約完畢。
近來不少台灣高中名校也出現不尋常的「熱情」。據媒體報導,台南一中、台南女中申請陸校者從前一年的1、2人飆至12人,武陵高中從個位數一口氣變成超過40人,台南一中校長張添唐還因為要幫申請赴陸同學寫推薦函而忙到半夜。
台生會上海分會會長邱榮利以過來人身分推估,上海復旦大學今年開放15個本科生的名額給台生,「至少80個人會來申請」,競爭激烈。
多家醫學系 今年首度採用均標
其實,台灣的高中畢業生赴大陸求學歷年都有,赴大陸攻讀中、西醫尤其夯,儘管台灣並不承認大陸的醫學系學歷,卻傳出不少「頂尖高中生捨陽明醫(學系)、中國醫、高雄醫,西進北京知名高校」的消息。
位列台生讀大陸中醫前三志願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校方不肯透露今年台生報名情況,但據該校畢業的台生表示,今年已經很多人申請,他還提醒,「名額有限,有需要的趕快報。」
位於杭州西湖,今年首度以學測均標招收台生的浙江科技學院,開出10個名額,迄今已接到不少諮詢電話。該校招生承辦人員王德棟表示,校內雖有1700多名國際學生,但以前從來沒有台灣學生,今年會是第一次。為表現誠意,初選合格的台生,無需親飛杭州,「視頻面試」即可。
天津中醫藥大學既不是大陸高教政策中的「211」計劃,也不是「985」計劃,也受到台生青睞。該校國際教育學院招生科透露,開放申請半個月內,便接到十餘通諮詢電話,報名表被下載333次,並已收到兩位台灣高中生的報名資料。
這也是天津中醫藥大學首度以學測均標招收一般台生,之前都是採前標,名額高達59個。
降門檻、增名額 學費比照陸生
不僅門檻降低、名額增加,學費也比照大陸本地生,甚至還能申請外國學生獎學金,也是大陸提供給台生的誘因。
以浙江科技學院及天津中醫藥大學為例,兩校皆特別提供在校成績優良,或家中經濟困難的台生申請獎學金。「畢竟都是同文同種,獎學金好溝通,」浙江科技學院的招生人員強調。
在大陸大力加碼下,台灣學子赴大陸求學,或將成為大勢所趨。
「去大陸念書的關鍵是認知,」台中市私立明台高中校長林垂益觀察,很多學生參加了兩岸冬令營或夏令營,去過大陸交流,了解大陸的進步,便極有可能起心動念去大陸讀書。
夏潮聯合會長年促進兩岸教育交流,該會一位不具名員工觀察,早期有不少學生遷就父母在大陸做生意,只好到大陸讀書,但現在已反過來,不少學生主動詢問去大陸如何選校選系,態度的轉變非常明顯。
「這是一個很實在的社會需求,」他表示,台灣內部有很大推力,把學生往大陸推,癥結便是就業。「大陸市場大,畢業後出路多,薪水高,」專辦台生赴陸留學的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的一名員工也指出。
台灣留學大陸青年學生發展協會副會長陳正騰也觀察到,過去20年來,台灣學生赴大陸讀書,畢業後留在大陸工作的比例已一路往上升。
均標元年,有可能會是台生大舉出走大陸的元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