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克里米亞韃靼族的前世今生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8-03-28

瀏覽數 17,450+

克里米亞韃靼族的前世今生
 

辛菲洛普屬內陸中部城市,克里米亞韃靼人曾在此建立過一個名為「Aqmescit」(白色清真寺)的小鎮,而來自東方草原遊牧民族在內陸留下更多足跡,與沿海城市很不一樣。除了希臘人外,還有在中世紀早期崛起的熱那亞和威尼斯人,同樣垂涎黑海港口,企圖成為這片海域的霸主,更與當時的拜占庭人展開爭奪戰。與此同時,克里米亞也一步步被整合到歐洲體系裡,榮景一片。

另一方面,被歐洲人一直視為東方蠻夷的斯拉夫人和遊牧民族,在與歐洲人的商貿交往中,逐漸崛起。首先是大蒙古帝國,中世紀時期四大汗國之一的金帳汗國分裂出諸多獨立汗國,而克里米亞汗國便是其中之一。他們征服了克里米亞,令歐洲人震驚,接著是鄂圖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也在這個半島上競逐。

克里米亞汗國的主體民族是韃靼人,韃靼人又是突厥語系族群的其中一支。老實說,韃靼人在克里米亞的歷史並非始於克里米亞汗國的建立,而是更早期,即希臘人、威尼斯人、熱那亞人等活躍於黑海商貿活動時,與草原民族的突厥人通婚,形成了克里米亞韃靼人(Crimean Tartar)。他們在語言和文化上都有其獨特之處,不應與其他地方的韃靼人混為一談,如俄羅斯的韃靼人。

這是我與不同地方的韃靼人接觸後,他們不斷提醒之間的分別。當我遊走於烏克蘭、俄羅斯及黑海一帶地區,民族之複雜,總弄得我滿天星斗。

根據這段歷史,克里米亞韃靼人遂認為他們是克里米亞的原住民。

在辛菲洛普第二天,我便迫不及待去找一位大學教授。她是塔夫利達國家大學政治系專任教授,名叫慕華杜娃(Elmira S. Muratova),聽說她是敢言的克里米亞韃靼人。一坐下,我即感嘆克里米亞有太多傳奇故事,如要述說克里米亞的故事,教授會從哪裡說起?

果不出所料,她想從這塊地方的歸屬者說起。

她問,究竟克里米亞應該屬誰?這正是爭議之處。俄國一直指說克里米亞是屬於它們的,但它們是在十八世紀,即一七八三年,才兼併克里米亞。在此之前,說得具體些,就是在一四四一年至一七八三年間,已存在一個龐大的王國:克里米亞汗國,這是一個以克里米亞韃靼族為主的國家,十八世紀前仍是東歐的軍事強國之一。

可是,慕華杜娃感嘆說:「自俄國併吞克里米亞後,並不尊重克里米亞韃靼人做為原住民的地位。甚至到了一九四四年蘇俄時代,更被史達林集體流放至中亞與西伯利亞。」

在此,需要補充的是,克里米亞汗國統治半島時期,也正是鄂圖曼土耳其人崛起之時。他們本生活在中亞草原,為了逃避蒙古大軍,遂逐漸往安那托利亞(Anatolia,又稱小亞細亞)的方向遷移。到了十五世紀後期,他們竟然打敗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攻陷了君士坦丁堡,鄂圖曼帝國慢慢形成。從克里米亞到君士坦丁堡,就這樣成為突厥人的天下。後來克里米亞汗國更臣服於鄂圖曼帝國之下,前者以俘虜及販買斯拉夫貧農到君士坦丁堡,做為他們主要的經濟支柱,同時也為突厥民族注入了斯拉夫血統,蘇丹蘇萊曼的王后羅克珊拉娜就是來自西烏克蘭的奴隸。

此時,在黑海領域,東風壓倒西風,讓歐洲人不知所措。最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北方的莫斯科大公國也跟著蛻變成強大勢力,沙俄帝國雛形初現,不甘困在內陸,欲向海洋擴張。到了十六世紀葉卡捷琳娜女皇時代,聲稱要成為拜占庭的繼承者,多番嘗試攻占黑海,沿途掃平韃靼人的勢力。俄羅斯人終於在十八世紀併吞了克里米亞,然後在塞瓦斯托波爾興建海軍基地,至今仍是俄羅斯防禦西邊及向西伸展的重要戰略之地。黑海艦隊不容有失。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從俄羅斯一進到黑海開始,克里米亞韃靼人便不斷逃往鄂圖曼帝國的領土,直到蘇聯時代,史達林指控他們勾結納粹德國,而將其放逐到中亞,旅途中不少克里米亞韃靼人餓死或病死。直到一九八九年戈巴契夫推行改革開放,他們才得以重歸故土。

女教授慕華杜娃也在那時隨家人返回克里米亞。但一九五四年時,具有烏克蘭血統的前蘇聯領袖赫魯雪夫,將該地送給了當時仍是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的烏克蘭,且以俄裔為主。

那麼教授是認為克里米亞應該回到克里米亞韃靼人懷抱嗎?

教授搖搖頭,表示大部分是穆斯林的克里米亞韃靼人,現今在克里米亞是只占兩成的少數人口,他們唯一希望且不斷爭取的,是無論哪個政權上台,都應該承認他們做為克里米亞原住民的法理地位,給予應有的權利與賠償,並寫進憲法裡。

原以為獨立後的烏克蘭,有利於克里米亞韃靼人爭取他們的人權,怎知現在半島又落入俄國手裡,她擔心自己的族群會再次受到歧視和打壓。我問教授,她會如何面對?

她沉默了好一會兒,表示前景不太樂觀,再次離開已在她的考慮之列。

(首圖圖說:在克里米亞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爾,可見排成一列的俄羅斯黑海艦隊。)

克里米亞韃靼族的前世今生_img_1

本文節錄自:《歐亞現場:見證現代化浪潮下的矛盾與衝突》一書,張翠容著,馬可孛羅出版。

圖片來源:張翠容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