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關於學武的俗話是這麼說的:「大師就是每天在訓練墊上比別人多留五分鐘的人。」這話不僅適用於合氣道,也適用於其他領域。一九八八年八月,我以進攻教練的身分,參與美式足球隊西雅圖海鷹的夏季訓練營。早上的練習賽結束,球員優哉游哉橫越球場,走向更衣室,只剩兩個人留在場上,其中一人先往外跑,接著突然轉彎,接住另一人傳出的球,如此反覆再三,總是跑相同的路線,接住路徑相同的傳球。全場空空蕩蕩,其他球員正沖澡換衣,教練也已離開,觀眾逐漸散場,但我仍站在場邊,看得目不轉睛─這名勤於練習的接球員是誰?想必是剛接觸美式足球的菜鳥,一心只想進海鷹隊,所以正磨練技巧?錯,此人其實是著名球員拉根特(Steve Largent),他不僅是西雅圖海鷹最優秀的接球員,也是國家美式足球聯盟史上堪稱傳奇的接球員。
競技場上的大師,通常也是練習大師。波士頓賽爾提克籃球隊的傳奇選手柏德(Larry Bird)在全盛時期可謂十項全能,他並不是跳得最高、跑得最快,卻獲選一九八○年NBA年度最佳新秀、兩度獲選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連三年獲選年度最有價值球員。柏德四歲開始打籃球,此後從未停止練球。一九八六年六月,賽爾提克隊贏得NBA總冠軍,記者問柏德接下來有什麼打算,根據新聞報導,他是這麼說的:「我還有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所以下星期就要開始休賽期訓練,一天兩小時,每天至少投一百次罰球。」許多職業球員都會在夏季休息,但顯然不包括柏德。為了鍛鍊體能,他持續跑步,還特意挑選最陡峭的山坡來回跑;回到印第安納州的老家弗蘭奇利克,他會去那片立著玻璃籃板的柏油場地練球;每逢賽季,他會去布魯克林的希臘學院練球;在外旅行時,每場比賽前夕,他會去全國各地的運動場練球。
柏德還在賽爾提克隊的那幾年,便有個出名的習慣:他總是比別人早一、二小時到球場,練習從各種角度投籃,舉凡罰球、後仰跳投、三分球……等等。有時他會坐在場邊投球,或是在第一排觀眾席隨便找個位置拋投,純粹出於好玩。柏德熱愛贏球是無庸置疑的,不過他的經紀人吳爾夫(Bob Woolf)曾說,他之所以這麼勤於練球,全心投入每場比賽,主因並不是贏球:「他只是很喜歡而已。不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受人崇拜,不是為了出名,他只是真的很愛打籃球。」
養成習慣,是精進之道的第二關鍵。諸如武術、運動、舞蹈、音樂這類偏外在的技藝,比較容易找出與規律練習相關的明顯例子,不過習慣其實與許多人類行為都息息相關。對主管而言,好的職場習慣,意味著時時與負責施工的技師保持聯繫,保持自律,勤於處理日常事務,例如預算、訂單、品質控管等等;在感情穩固的家庭中,不管家人平日再怎麼忙碌,必定保有特定的儀式,比如說,每天都要有一餐是全家人一起坐下來好好吃完;國家也有習慣,例如全民自動自發、定期參與的全國節慶活動。
持續規律練習,即便看似原地踏步也勤練不懈,剛開始絕非易事,但總有一天,練習會成為你生活中寶貴的一部分,你會越來越習於練習,就像坐進最喜愛的舒適座椅一樣自在,忘卻時光的流逝,遠離外在的紛擾。明日,練習依然在那裡等待著你,永遠不會離開。
若是一位極具潛力的學生如此問道:「要練多久才能精通合氣道?」對於這個問題,唯一合理的回答是:「你覺得自己會活多久?」練習就是精進之道。假如你走得夠久,會發現景致豐富多彩,有起有落,給予你挑戰,也帶給你成就,讓你體驗驚喜、失望、無條件的喜悅。一路上,你會東磕西撞,在自尊與身心靈留下傷痕,可是這趟旅程或許會變成你生命中最值得倚賴的事物。最終,因為這趟旅程,你或許能在所選的領域中成為強者(如果這是你的目標),其他人便會稱你一聲「大師」。
不過,變強並不是重點。何謂大師?大師的精髓就在於練習;大師,就是持續走在這條路上的人。
本文節錄自:《精進之道:不靠天賦,也能精益求精,邁向人生更高境界》一書,喬治‧李歐納(George Leonard)著,陳思穎譯,遠流出版。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