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上生命的種子
八木澤商店為什麼能屹立不搖,持續經營超過二百年的時間呢?
超過二百年以上的公司中,以醬油、味噌、醋等,透過微生物的力量讓原料發酵,製造出商品的釀造業為大宗。當中也不乏持續三、四百年的公司。
通洋想著,與其說八木澤商店得以持續的理由,不如說為什麼釀造業能夠長久經營呢?
醬油的原料是黃豆與小麥。味噌的原料則是黃豆、米、麥。醋的原料是米。
小麥、黃豆、米的共通點都是「種子」。只要撒在泥土上就能發芽、結實。
農業技術尚未發展的時候……,像是江戶時期,或是更早,日本有時會因為日照、冷熱等氣候關係發生飢荒。
醬油店、味噌店、醋店,為了製造商品都得囤積米、麥、黃豆等原料。飢荒時,這些小麥、黃豆、米就成了「種子」,分給百姓吧。
當農作物全毀,少了明年可以播種的種子,對百姓來說,一定是相當恐怖的事情。因為沒有種子,隔年就無法採收作物,讓飢荒延續。
以前常常是由地方上的居民自己備好採收的黃豆、小麥,讓醬油店、味噌店協助製作。
或許因為一路以來都與地方上的人們有連結、互助,所以備受重視,而能持續經營吧。如果是只考量自身利益,不受人們喜愛的公司,就算遇到火災、水害等瓶頸,也不會有人提供援助,一定就得關店歇業。
正因為釀造業的公司很重視地方,很重視農業,很尊敬、活用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的生命與力量,所以才能持續上百年……
通洋「原料就是種子」的想法源自最近的事情。
「那個,不是八木澤商店的小麥嗎?」
在瓦礫堆中看到沐浴在陽光下,長出青綠的小葉。
「嗯?這,不是雜草嗎?」
「不,這可是小麥的麥穗喔。是八木澤商店的小麥喔!」
三個半月前,受到海嘯襲擊時,剛好進貨的關係,原料倉庫放著滿滿的小麥。
「啊,今天才剛卸下小麥的!」
通洋記得很清楚,從逃難的後山神社看到原料倉庫被海嘯襲擊的樣子,員工不禁大喊。
在氣仙川河畔搭建的原料倉庫,就這麼被沖走,沒了。不過撒落在倉庫原址地面的小麥發了芽,現在成了小小的小麥田。
或許因為不是從國外進口的小麥,而是岩手縣產的南部小麥,所以適合這樣的氣候風土。
通洋的母親光枝也去看了「小麥田」。
看到隨風搖曳的小麥,光枝一邊呢喃著:「小麥,就算在被海水沾濕的瓦礫堆中也能成長啊。真的是很厲害!」一邊想著:「這個孩子也像小麥一樣……。」
通洋小時候從會爬的瞬間開始,就無法在自己的腿上待超過三十秒。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沒多久就不知爬到哪裡了。
有很多朋友,卻討厭學習,總是吵鬧、惡作劇。上了高中還看不出來將來想做什麼、會成為怎樣的大人,令人擔心不已。也發生好幾次衝突、甚至大吵過。
不聽父母親的話,讓人束手無策的孩子,但是這塊土地在他長成大人後,還是不斷有守護、教導他的人們。
可以建造這座城市的是年輕人。不只陸前高田。現在有很多跟通洋一樣努力奮鬥的人。
他們被海嘯奪走一切,卻本著難以想像的堅強冒出芽、結成麥穗。就像這個藍色麥子。
(圖說:氣仙川的驕傲,發芽的藍色麥子。)
本文節錄自:《奇蹟之醬—醬油老舖八木澤商店重生物語》一書,竹內早希子著,余亮誾譯,健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