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吃吃喝喝救台灣

總編輯的話

楊瑪利
user

楊瑪利

2007-06-01

瀏覽數 14,750+

吃吃喝喝救台灣
 

本文出自 2007 / 6月號雜誌 吃出競爭力

「吃吃喝喝救台灣」,這個標題乍看之下實在很不協調。「吃吃喝喝」是多麼享樂又不嚴肅的事情,怎麼會套上「救台灣」這麼八股的高調?

但這句話卻是本期封面製作過程一路以來,我的很重要感觸。

而在《遠見》訪問多位餐飲業者時,我們意外得知宏碁電腦創辦人施振榮也有類似想法。

繼推動電腦品牌打進世界第三大,施振榮認為下一個台灣最有機會國際化的品牌就是吃。因此他正努力遊說餐飲業者,跟著他到全世界打響台灣吃的品牌。

在台灣各種產業外移嚴重的情況下,說不定,「吃」這個過去台灣人看不上眼的小產業,可以變成台灣的新競爭力!

還記得十幾年前台灣人對義大利很感興趣,想知道他們為何可以引領世界時尚,並擁有像BALLY、GUCCI、Giorgio Armani等精品名牌。當時學者專家就提出一個有趣解釋,指出義大利民族性慵懶又超級愛漂亮,正因為有最愛漂亮的挑剔消費者,讓時尚產業在義大利有龐大內需市場,進而發展為重要產業,比別的國家更有競爭力。

做不成時尚王國,做食尚王國 


台灣人民今日對飲食的重視與講究,就好像義大利人對時尚美學般。既然義大利可以發展出「時尚王國」,那麼台灣是不是有機會發展出「食尚王國」?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近年來生活在台灣,大家一定有一個發現,就是身邊的人,好像一個個都變成了老饕。

不久前,我參加了一個國內旅遊活動。年輕的男導遊身材五廣,而他也老拿自己身材開玩笑。在行程中他分享著說,「我們公司的人天天都在找吃的,一聽說哪裡有好吃的,哪裡有新開的餐館,就全部的人一起去吃,結果就吃出這種身材了。」

那兩天,導遊帶大家到處吃吃喝喝了很多地方。創新的菜餚烹煮方式、從很奇怪地方來的特殊食材、古堡式的咖啡廳等,吃,無疑是整趟行程的重點。

事實上,到處聞香而去的台灣人愈來愈多,充斥在你我身邊。

還在十幾、20年前,台灣人談到吃好的,可能很大部分國民會認為那是玩物喪志、奢侈浪費。但現在倒是完全改觀。吃,已經變成一種生活品味、生活品質的象徵。到底要如何「吃出競爭力」,本期有深度與廣度的全面報導。

若談到「救台灣」,在最近一片低迷氣氛中,倒是有一位企業家令人不得不注意。那就是從1995年因為呂安妮外遇事件被迫離開台塑、十幾年後驕傲地打造出宏仁集團的王文洋。

過去十幾年,王文洋一直低調而鮮少曝光。但自從今年2月召開替代能源會議、引進巴西甘蔗提煉為酒精的經驗後,他變得活躍而積極,5月底再次召開國際醫療會議,希望台灣可以推廣數一數二的醫療技術到全世界去。

接受專訪時,我感覺他有打拚過後、證明了自己能力後的輕鬆感,好像背在身上的重擔,終於落下了。身為台灣經營之神的長子,他驕傲地說:「我身上每一毛錢都是自己賺來的。」王文洋變了嗎?

本期精彩要目還包括一年一度的23縣市競爭力與施政滿意度大調查。以及特別越洋專訪即將上映第三集的《史瑞克》製作公司夢工廠,解碼這部電影的創新奇蹟,很值得讀者參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