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人與天

總編輯的話

王力行
user

王力行

1992-04-15

瀏覽數 10,400+

人與天
 

本文出自 1992 / 5月號雜誌 第071期遠見雜誌

如果要問:現在全世界人類共同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

答案大概是環保。

如果要提出一個全報界人最應該一起研究制訂的政策是什麼?

答案應該也是環保。

人們或許記不得聯合國成立的日子,都不會忘記四月二十三日是「地球日」。波斯灣戰爭、蘇聯民生貧困,都不如核電廠危機和臭氧層破洞與人們關係這麼密切。

二年前,「地球日」二十週年,從美國總統布希以奶瓶餵海牛,到中共總理李鵬發表地球日文告,全球一百三十五個國家都捲入了這個改變世界的活動。

今年六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更有匯集全球元首,共同討論環境與開發的高峰會議。這是一個歷史性的大聚會。

誰說你不能改變世界 


「地球日之父」美國威斯康辛州議員蓋洛.納爾遜(Gaylord Nelson)二十二年前的目標只在美國;他的努力使「清潔空氣法修正案」、「清潔水源法」、「瀕臨絕種生物法」一一推出。

正如世界地球日標示的:「誰說你不能改變世界?」給了人們無比的信心;因此有人說:「環保是唯一不需要遊說的國際性共識。」

這個共識是:地球只有一個,是大家共有的;各國對自己境內的資源雖然擁有主權,卻無權污染領土以外的自然環境。

去年元月,美國「新聞週刊」製作專集「九0年代的生存指南」,指出二十世紀的最後十年,全世界都處在一種焦慮狀態,因為冷戰結束、經濟復甦、民主興起,世界變數大增,而環境正是變數之一。

專集中對世界環保提出三大預測:

--為減少全球「溫室效應」,各國會訂定出新的國際條約;

--西方政府鼓吹東歐注意生態維護;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環境問題會成為第三櫃界領袖們向國際提出的政治性議題。

這些預測,事實上都是巴西「環境與開發高峰會議」的重要議題。

人與天緊密相連 

「溫室效應」引發的臭氧層破洞,水源供給減少的惡果,近年來漸漸曝露。

一九七四年,美國加州大學爾文分校的羅蘭博士第一次提出研究報告:工業廢氣CFCs(氟氯碳化物)大量進入大氣層,會使臭氧層稀淡。

一九八二年,探險隊在南極上空發現臭氧層有破洞;六年後,科學家們注意到北極上空臭氧層也有了破洞。

工業生產製造出的廢氣,影響到人類共生的大氣,已引起公憤。一九八七年蒙特婁協定終於判定了已向CFCs的死刑,使這個每年使用量超過一百萬噸的「毒氣」在公元二000年時絕跡。

台灣雖未參與締結蒙特婁協定,台灣的產品(包括冷氣機。冰箱、冷凍器材)卻大量外銷,如果我們不遵守規定,進口國可以停止進口,估計每年的損失至少是十到十二億台幣。

CFCs是六十多年前杜邦發明的「工業英雄」,如今在台灣卻成為台塑的「最大尷尬」。

九0年代的水源枯竭,也被歸咎於地球表面溫度升高;根據「世界觀察學社」的演算,下一世紀末,地球的溫度將比現在高出華氏四.五度到九.九度。

水,已經不再是過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資源。有人預言:今天世界各國為爭石油而發動戰爭;未來,可能會為搶水而起衝突,

全世界五十三億人口、只有近五分之三的人,每天可以用五0公升的水過日子--這是美國人每天用水量的七分之一。

台灣的水源,雖不像墨西哥那樣,有四0%的人無法喝到安全的水;然而,依據六年國建計畫,中部地區在四年後、南部地區在九年後、大台北地區在二十九年後,都將面臨水源不足的困境。

水庫淤沙、河川枯竭、地下水抽得太厲害,都是剝削下一代子孫水權的舉動。

「水資源是有跟的,是貴的,是要受到尊重的,」全世界的環保人士都提示這樣的警號,台灣自然身在其中。

過去中國人說「人定勝天」,西方人也以「征服自然」為志;現在「人」與「天」之間,緊密相連,自然資源破壞了,人也就受傷了。

這個自然法則,世界皆然。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