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黑色毛小孩時,第一個想到的會是什麼?毛色黑、飼養容易、體魄強健、不大吉利、很兇又有暴力傾向,這些都是可能的答案,而鄉間大部分都是黑色台灣土狗的印象,也讓牠吃苦耐勞、強烈的草根性十分鮮明。
根據世紀奧美執行的一項網路問卷調查顯示,當計劃養狗時,80%的民眾不會選擇飼養黑色的狗狗,當中高達近50%的原因認為黑狗「性格兇狠」、「流浪犬的表徵」、「會帶來壞運氣」,導致牠們通常不會是被領養的首選,甚至乏人問津。
這些對黑狗的迷思,也大大影響著許多狗的命運。在台北市動物之家,黑狗平均等待出養的時間統計為420天,比其他毛色的狗多了近100天,牠們相對受到照顧的機會也更低。
為此,公關公司注意到這個現象,與台北市動物之家處攜手合作,啟動「黑得漂亮!Shine in Black—黑犬議題行銷計畫」,為台北市動物之家,尤其是黑色狗狗爭取更多能見度,並邀請大眾一起關注流浪動物議題。
每隻狗來到動物之家前都有一段故事,有因景氣影響而工廠倒閉被遺棄的看守犬,也有因踩到捕獸夾導致後肢截掌的狗狗,但對牠們來說,幸運的到這裡之後,都殷殷期盼著能找到未來溫暖的家庭。
但由於外型和傳統觀念的關係,讓黑色的狗狗經常被嫌棄,在領養時不是很吃香。
實際上,黑色犬隻與其他花色的犬隻沒有不同,同樣都是人類最忠誠的夥伴,也是最貼心的依靠,因此民眾在領養時,大可拋開刻板印象,給這些黑色狗狗一個擁有幸福的機會。
台北市動物之家嚴一峯處長表示,即便多數民眾對於黑色狗狗的迷思仍停留在性格兇狠,但事實上牠們普遍都很健康強壯且友善親人。他強調,「毛髮顏色與狗的個性和生長狀況完全無關,黑色狗狗與其他毛色狗狗並沒有任何差別,不要對毛色有先入為主的偏見。」
著眼於社會對於黑色狗狗的觀感與動物之家面臨的黑犬認養困境,冀望透過公關議題操作,使社會大眾關注黑犬,藉由拍攝黑色狗狗高質感且高規格的寫真照片,展現黑色狗狗在毛色上的獨特之美與內蘊的貼心性格。使大眾共同關切黑犬認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