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大導演的好搭擋 阿榮林家如何征服影壇?

成龍、李安、盧貝松拍片 全都找它合作

李建興
user

李建興

2017-11-30

瀏覽數 31,400+

大導演的好搭擋 阿榮林家如何征服影壇?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7 / 12月號雜誌 繼承者們的考驗

談起阿榮林家,影視圈無人不知,一家五個兄弟姊妹默默為台灣影視業努力。由於擁有齊全的特殊拍攝器材,不僅吸引國際名導來台取景,也讓台灣導演接軌國際舞台。

「我們到台灣拍戲,一些特殊拍攝器材都不用帶過去,因為阿榮家族都有!」

2015年,當時正籌拍新作《機器之血》的國際巨星成龍,正和劇組討論來台拍攝事宜,據了解,那次來台北取景,總共砸下兩億人民幣的預算,要在信義區完成飛車、封街、爆破等鏡頭。正當製作團隊煩惱如何將拍攝高難度畫面所需的器材運至台灣時,成龍毫不遲疑地這樣說。

成龍口中「阿榮家族」,正是在台灣電影圈享有盛名的阿榮企業的林氏一家。

擁國際級設備 傲視全亞洲

「拍高難度的鏡頭,找阿榮就對了!」絕非成龍的過譽之辭。一走入「阿榮企業」系統之一的「力榮影視」,由阿榮企業創辦人林添榮的妹妹林美華主掌,光專司拍攝特殊鏡頭所需的輔助器材,廠內就有數百項,幾乎都是全台,甚至全亞洲絕無僅有。

拿前些日子林美華砸下千萬元左右,剛購入的攝影機器人來說,就可以作出各種高難度的運鏡,突破了以往由人工拍攝,不穩定、變化少、速度慢的瓶頸,可以拍出徒手拍不出的畫面。

而力榮最珍貴的莫過於鎮廠之寶—賓士車了。事實上這是為了拍攝飛車追逐,必須把鏡頭架在跑車上,因此車頂需要改裝成能架設攝影機的平台。

別以為這很簡單。據林美華描述,在高速行駛下的鏡頭和腳架,都需要特殊材質和特製規格,全世界也只有一家德國廠能製造,甚至,為了讓攝影機補捉到飛車,載運鏡頭的車,動力絕對要超越一般跑車,而在台灣,也只有頂級賓士車才夠格。

而且,光整套機器組裝起來,就價值2000多萬元。

最難能可貴的是,由於每個特殊機器,並非一般劇組人員能操控的,因此,每每力榮在國外買下新器材時,還得再派技師到當地學習操作,而器材出租,技師也得隨機器服務,負責操控。

正因為如此,許多國際大導演來台灣拍戲,很難不指定阿榮家族。幾年前,李安帶著好萊塢團隊回台拍《少年Pi的奇幻漂流》時,當外籍攝影師看到力榮的設備就大為驚喜,而法國導演盧貝松拍《露西》時,也指定用力榮的器材。

若說,台灣沒有阿榮,這些片子都不可能到台灣來拍,一點也不為過。

「這對台灣意義非凡。因為力榮的特殊器材太齊全,許多電影為了拍攝方便,會把高難度的鏡頭設計在台灣拍攝,這造就了台灣揚名國際的機會,」一位老製片人說。

五人掌舵 包九成電影業務

但,阿榮家族最令電影圈敬重的,不只是擁有國際級的設備,而是林家兄弟姊妹對台灣影視業的貢獻。

林添榮和林美華共有六個兄弟姊妹,除了排行老四的林秀美在學校教書外,其餘五個都在影視圈占有一席之地。林家在國片低迷時,更包辦了台灣九成以上電影相關業務,阿榮傳奇,儼然是台灣影業的一部活歷史。

首先,排行老大的林美枝經營合瑪製作有限公司,專攻電視,經營電視攝影器材租賃、高畫質HD影視剪輯,包括知名電視劇《轉角遇到愛》《娘家》《白色巨塔》都是代表作。

排行老二的林添榮是阿榮企業的創辦人,提供電影燈光、攝影器材設備、技術人員租賃、攝影棚出租、搭景及道具製作等服務,後來林添榮赴大陸設立片場,台灣事務則由排行老六的林添貴操盤。至於排行第五林富美則和夫婿,在兩岸的阿榮企業擔任要職。

至於阿榮企業的代表作,更不勝枚舉,例如《陣頭》《賽德克‧巴萊》《命運化妝師》《海角七號》《飲食男女》等膾炙人口的電影,全出自於阿榮之手。

至於排行老三的林美華,則和夫婿丁澎生經營力榮影視器材,專攻電影、廣告攝影、場務器材車輛、技術人員的租賃,曾協拍過《痞子英雄》《不能說的秘密》等大片。

阿榮家族因此也曾獲得不少獎項。2008年,金馬執委會主席焦雄屏主席決定增設「騎士勳章」,表彰長期投身華語電影事業、具有偉大貢獻的重要影人,第一屆就頒給了林添榮和林添貴兄弟。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輟學當電工 開啟影視緣分

集榮耀於一身的林家,出身並不顯赫。

父親林新傳原本是在台北市泰順街經營自助餐,由於多子,家庭生活並不優渥,當年母親蘇彩雲懷了第七個孩子,由於仍要工作,致使孩子夭折,這讓時年13歲的林添榮十分不忍,小學畢業後自願輟學,到片場去當電工學徒,沒想到,竟揭開了林家成為影視家族的序幕。

當時,台灣還沒有發電機,劇組出外景時,常常私接高壓電。一次在打開電箱測電時突然閃爆,同伴全身灼傷,站在後面的林添榮則顏面、手臂燒傷,住院兩個多月才康復。

雖然,這在片場早已稀鬆平常,但林添榮卻心想:「為什麼不想辦法架設發電機?」他努力存錢,1980年,他買了一台日本製的二手移動式發電機,開始發電機租賃業務,成立了阿榮。

據說,1982年拍攝電影《搭錯車》時,就是藉重阿榮的發電機,才能讓80萬瓦的強光照亮整座舞台,成為經典。

後來,林添榮又將觸角延伸至燈光事業、攝影機租借……業務慢慢擴大為幾乎拍攝現場所有設備幾乎都包辦的阿榮企業,並也成立了片場。

和同業不一樣的是,林添榮一直堅持:「要做就要做世界一流的設備。」

因此,當業界都還普遍使用土製的設備時,阿榮企業老早就從海外進口先進設備,看到了電影界缺什麼,就想辦法去國外看展添購,尤其是不斷推出新品的攝影機和鏡頭鏡片,有時看到了心癢買下,回來推薦給導演。

1998年,原本也在片場工作的林美華,隨著原本在跑船的先生想要轉行,因此林添榮就將片場中的器材租賃事業切給了妹妹經營,力榮影視因而誕生。

但這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片廠大火毀心血 谷底重生

阿榮片場在成立之初,是租用位於北投的中國電影製片廠的攝影棚,但後來中製廠不願續租,阿榮和力榮轉進到林口租了一座鐵皮屋廠房當片場。由於投資金額過大,而且地處偏僻,生意一落千丈,「那時候,每天跑3點半!到最後,爸媽只好賣房子,解燃眉之急。」

所幸,之後穩定了,再加上阿榮順應時勢,把業務主力轉向商業廣告CF和音樂MTV,不僅攝影棚滿載,還常跟著製作公司出外景,奠下了不可動搖的地位。

不過,對阿榮家族來說,最大的挑戰卻是2006年8月2日林口片廠發生大火,燒掉近億的資產。其中,力榮影視近千坪的鐵皮屋廠房夷為平地,包括數台大型升降機、軌道車等廠務器材,及搭景的木工房全毀。

「失火當天,看著近千坪廠房燒毀,我都沒哭,但是養了多年的小狗竟葬身火場,就讓我掉下眼淚!」林美華說,生性樂觀的她甚至還阿Q地說:「還好大火前一天,周杰倫為了拍MV,借走了一台16釐米攝影機、軌道車、升降機等不少器材,等於間接保住了這些器材的生路,也算是功臣之一。」

但就算林美華再怎麼強顏歡笑,這場火對阿榮家族來說,還是傷及筋骨。當時電腦裡的重要帳目及文件全都毀了。

情義相挺 助魏導拍《海角》

最令人感動的是,在大火前,林家老六林添貴(當時已接掌阿榮企業台灣事務),因緣際會結識了導演魏德聖,識才的林添貴允諾要金援魏德聖拍攝《海角七號》。

雖然被大火洗禮的阿榮家族儘管泥菩薩過江,林添貴仍不顧親友反對,堅持資助魏導:「我已經答應了不能反悔,而且魏德聖真的是一位有能力把電影拍好的導演,我要幫他忙!」後來《海角七號》在阿榮家族的贊助下,在2007年12月殺青,隔年大賣,更破了台灣影史紀錄!

誠如一位資深電影人所說:「阿榮成就的不只是台灣影視業的器材難題,林家的存在,讓國際導演願意來台灣取景,也讓台灣導演有揚名國際的舞台。」

只是近幾年,面對大陸影視產業崛起,台灣逐漸被邊緣化,林家人更深深感受到台灣必須加油,才能夠勝出。他們兄妹們,還將持續努力,幫台灣延續影視生命。

你可能也喜歡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數位專題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13項入圍成了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以11項入圍居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