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會料理的陳金鋒 當年差點去賣鋼管雞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7-11-16

瀏覽數 43,600+

會料理的陳金鋒 當年差點去賣鋼管雞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老菜脯與老查某

學會做菜,要感謝部分熱情的球迷。

1999年去美國打職棒前,走在路上沒人認識,路邊攤坐下來,直到吃完付錢,不會有人想看你一眼。這種日子,回不來了。

2006年回到台灣加入中華職棒La New熊隊開始,只要是走在街上或是進了餐廳,吃飯吃到一半,就有熱情球迷希望合照或是簽名。一來打斷了吃飯的興致,二來若是有家人或朋友同行,其他人也會受影響。

老公成名了,鋒嫂卻感覺到連在外面吃飯都不受尊重。只因為少數球迷,太熱情。

那就乾脆減少外食的機會。女兒出生,是另一個助力。

這女兒出生後,黏媽媽,事事都要媽媽哄著、抱著,原本可以下廚的人,被女兒綁著,廚房缺人,家長升上廚師長一職。

對於吃,講究的人會細細選擇。

菜脯雞、剝皮辣椒雞,這種燉湯類的,是順著食譜,依循著別人的做法,加入自己的心得。

海鮮類,不需額外「料理」,川燙即可。反倒是選擇食材,要有些經驗。

Lamigo桃猿隊時代,宿舍離桃園竹圍漁港近,這裡就有採買的樂趣。

牛排類,也是考驗火候及耐心。見過「戰斧」牛排嗎?那也曾是宴客級晚餐的食材。

許多隊友、朋友都曾經是陳家的座上賓,餐廳的一角擺著幾個玻璃罐,有大有小。有幾罐裝著黑黑的、長條型的東西,老菜脯,用來燉雞。

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免費報名,看見時代的選擇。

「最近蒐集三種老東西,老酒、老菜脯,還有……」,鋒嫂正好轉過頭來,「老查某」,夫妻倆相視一笑,不見因為外人在場而有的尷尬。

他曾經豪氣地說,如果美職生涯結束,就到老家台南縣大內鄉,隨便找個地方賣鋼管雞。那陣子流行用一根鋼管串上醃好的雞,路邊生起炭火,就地服務南來北往的歸鄉人。

醃料是鋼管雞的靈魂,蒜頭、辣椒、醬油的配比,還需要多琢磨。炭火燻烤,是從小就有的技能,老家大內的炭火爐,是陳爸熬煮中藥為大家進補的熱灶。

料理,畢竟是專門的事業,需要時間和精神去研究。他頗愛此道,研究食譜後,自己再試做。菜脯雞、剝皮辣椒雞就是這麼來的。比賽後,隊友一通電話,先探詢一下今天的菜色,再就是三步併兩步殺進他的宿舍房間。

桃猿隊時代,他有一間專門料理並招待隊友的房間。這天吃魚,先到竹圍漁港採買,魚販沒有不認識他的,午仔魚是這天的主菜,鮮魚煮湯,是他認為最不浪費食材的方法。某次不小心清蒸了他介紹的石斑魚,「哎呀,那個煮湯最好啊。」

有朋友在台南七股附近的鹹水養殖漁塭,先養水,再養魚,而且只做熟客配送。隔幾天就要把「紅沙(黃金鯧)」全部撈上岸,漁塭老闆還先通知,要來試手氣釣魚的,請早。

漁塭現場也有炊具,這是一頓現釣現煮的全魚宴。鱸魚煮刈菜,加上蛤蜊後,清香鮮甜。隔天就要撈捕上岸,宰殺冷凍後配送給客戶的魚,他細挑了幾尾,自掏腰包,配送到經典賽總教練郭泰源府上。

慢慢地,大家都知道他對吃,有自己一套邏輯,但在經典賽教練團吃牛肉爐時,大家這才見識到,拚酒沒他的份,卻在整桌人大口吃肉時,他一個人用勺子撈了一整晚火鍋爐上的油沫浮渣,好讓其他教練們盡興。

會料理的男人,多了一些體貼,至少在這位用一支球棒撐起中華隊十年國際賽高潮的選手身上,見識到了。

許多職棒退役選手,選擇了入行門檻並不算高的料理當做事業第二春,他不需要。當年還在旅美時,想賣鋼管雞的衝動被La New熊隊老闆劉保佑一紙三年三千萬元台幣、外加激勵獎金的合約澆熄。

球迷應該要謝謝劉保佑,少了一位鋼管雞老闆,多了一位讓中職從假球案後再出發的發動機。

會料理的陳金鋒 當年差點去賣鋼管雞_img_1

本文節錄自:《不求勝的英雄》一書,陳金鋒、林以君、李碧蓮著,天下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