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當瑞典人不再以勇猛的維京人後代自居…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7-12-01

瀏覽數 34,850+

當瑞典人不再以勇猛的維京人後代自居…
 

2014 夏天,斯德哥爾摩的國立歷史博物館(Historiska)舉辦維京特展(Vikings)。這個展覽的策展出發點簡單講,就是要破除瑞典人是維京人後代的「血緣臍帶想像」。換句話說,透過這個展覽,瑞典國立歷史博物館想傳達一個重要的訊息:作為現代國家,瑞典追求的價值,並非建立在國族主義之上。而且不要忘記,瑞典真正的原住民是Sámi人,而非所謂的「維京人」。

斯德哥爾摩這個維京特展開宗明義告訴觀眾,所謂Viking,是一種遠洋出海討生活的「行業」,而非「人種」。史書常將西元700-1100年間的斯堪地納維亞歷史稱作「維京人時代」,並非正確的標籤。當時斯堪地納維亞地區大部分居民其實是農民、獵人、手工匠,而非遠洋出海的「維京人」。即便比較常出海做貿易營生的北歐人,也不是一年到頭都在海上go viking,而是有時也會回家耕牧做農人、或做手工業(首圖)。換言之,從國族主義的角度,將現代瑞典人、丹麥人、挪威人視為維京人後代,是有相當大的誤解。應該說,這四百年間,斯堪地納維亞的居民,有時會出海去當Vikings,但整體來看,這些人在歷史上確實的行徑作為,並非一直是那麼勇猛、所向披靡。

當然,這樣的誤解其來有自。因此,展區的第一部分便展出19世紀以來的一些海報與圖像,告訴觀眾,維京人的概念是在19世紀末為了順應歐洲當時風起雲湧的國族主義思維,才在短時間內被強力建構起來的。自此直至納粹時代,這個概念不斷被有心人操弄,以幫不同的威權政治文化服務。

考古實物配合實景模型與嚴謹製作的多媒體影片,這個精心規劃的展覽從生活與社會文化各層面,深入介紹維京歷史。然而,最讓人驚豔的,更是在走出特展展場後,前往史前史常設展的銜接通道上,與另一個精心安排的思考區相遇。

首圖圖說:斯德哥爾摩《維京特展》以模型展出所謂「維京人」不出海時在家鄉過的農牧生活。© 攝影:花亦芬 (Historiska, Stockholm)

當瑞典人不再以勇猛的維京人後代自居…_img_1本文節錄自:《像海洋一樣思考:島嶼,不是世界的中心,是航向遠方的起點》一書,花亦芬著,先覺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