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亞洲‧矽谷計畫」幫助新創企業成長,找到物聯網廠商組隊拼國際市場)
人才是企業的資本,更是國家在未來的資產,全世界都在搶人才,台灣也需要更多國際人才來台灣交流、分享經驗。經濟部次長、亞洲.矽谷執行長龔明鑫認為,《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能夠幫助台灣企業走向世界,提升國際競爭力,吸收來自全世界的人才。
設立《攬才專法》 一次解決12項修法難題
政府提出《攬才專法》延攬及吸引外國專業人才來台從事專業工作,填補人才及技術缺口,這其實有一段故事:當時行政院長林全曾請國發會統整外國人來台工作有哪些不便利,像是入出境、健保、退休金等問題,最後統計出來有27項,其中15項不涉及修法,都已立即修改;12項必須要修法解決,但是要修12個法案非常麻煩,所以決定設立《攬才專法》,一次解決問題。
《攬才專法》規定,「外國特定專業人才如擬在我國從事專業工作者,得申請工作許可、居留簽證、外僑居留證及重入國許可四證合一之就業金卡。」幫助外國人在台灣工作更便利,也有實習制度,讓國外年輕人到台灣實習,交流國際經驗。
(圖說:龔明鑫說:「台灣的產業基礎好、人才一流,對於新創有極大優勢!」)
台灣工程師重企業倫理 外商放心投資
龔明鑫說:「人才是在國際間流動,台灣吸引國際人才有三大面向,第一是『舞台』,就是表現的機會;第二是『薪資』,台灣雖然薪資略不如國際,但是仍有提升空間;第三是『生活環境』,台灣的物價相對低,生活品質好,這是台灣最大優勢。」
龔明鑫分析:「台灣對於新創有極大優勢,像是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的基礎好。」曾有國外企業家和龔明鑫說:台灣有一流工程師,良好的企業倫理,忠誠度高,還有亞洲最好的智慧財產保護。中國大陸的工程師流動率高,很快就帶走核心技術,也是許多外商不敢將研發中心放在中國大陸的原因。
下世代產業 亞洲.矽谷布局IOT
「政府要分擔年青人創業的風險,就算失敗也能夠再來。」龔明鑫認為,青年是台灣Next世代的希望,有人願意去冒險,就是台灣的未來,期待在亞洲.矽谷的推動下,幫助人才進軍國際參加新創「世界盃」。
(ASVDA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