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歸鄉 孕育一塊夢田

南投特刊編輯群
user

南投特刊編輯群

2017-10-25

瀏覽數 6,600+

歸鄉 孕育一塊夢田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仰投 在台灣中心找自己

泥土揉合著作物的氣息飄散空中。這是家的味道。

穀雨過後,微風吹拂著一簇簇青綠色的茭白筍葉,農民穿梭泥濘水田間,一手攀折、一手砍筍,再將肥厚的筍莖放入橘色收穫籃中。這是林宥岑記憶中最熟悉的畫面。從小,爸爸就是以種植茭白筍,撐起一整個家。

張友淦也是農村囝仔,父親種葡萄,分家後他得到水里上安村這塊地。不意外的,還是做起了農夫,「因為爸爸說,種葡萄比較省肥料。」這句戲言,開始了他與葡萄三十多年的糾纏。

陳新豪小時候由務農的爺爺奶奶帶大,從事土水師傅的父親退休後,投資一百多萬回鄉務農。他原本待科技業,工作穩定但工時長,「收入都是靠加班,一個月只有三、四天回家。」有天看到爸爸,突然驚覺他老了,「他以前海軍陸戰隊的耶,」就此動心轉念,回家吧。

歸鄉,泥土揉合著作物的氣息飄散空中。這是家的味道。

林宥岑 美人腿最佳導覽員

「剛回來的時候,這個社區都是農田,沒有遊客會進來,」理事長林宥岑想起剛回來的模樣。她跟許多人一樣,畢業離家到外地闖蕩,但經歷九二一地震、任職公司倒閉,萌生回鄉的念頭。

她想要改變,許多做法父親卻不認同。為了行銷推廣,林宥岑想帶遊客到田裡「太空漫步」,了解茭白筍從產地到餐桌的各種生產歷程。林爸爸卻認為遊客到田裡可能不小心傷到茭白筍,社區裡的道路小到連會車都有困難,怎麼可能發展觀光。拔河多時,才終於撥四分田(約1,173 坪)讓她試驗。於是,在潺潺水聲中,大小遊客穿上連身青蛙裝下田採筍,小朋友還可以坐在塑膠方箱中,隨著水田波流。採收完畢就是料理時間,水餃、泡菜、冰淇淋、丸子湊成一桌茭白筍風味餐,滋味無窮。

張友淦 打響「黑紫玉」名聲

張友淦家是南投第一代的葡萄農, 至今已有五十六年歷史。三十二年前接手父親的葡萄園後,因為親人與朋友相繼罹病辭世,讓他開始深思化學物質對於人體的傷害,而毅然走上自然農法(MOA)之路,卻沒想到家族壓力排山倒海而來。反對的理由是擔心產量,張友淦雖早有心理準備,一開始的成果卻比預期更加慘澹,「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冬天不會落雪淘汰病原菌,加上早期防治技術不佳,果穗感染病蟲害開不了花,自然沒什麼產量。」過了五、六年,草生栽培、生物防治等技術較為上手,才讓葡萄園事業起死回生,慢慢有了理想的收穫。多年下來,成功和水里萄萄農打響「黑紫玉」品牌,搶下南投葡萄的一席之地。

陳新豪 打造科技農民曆

陳新豪的返鄉之路則繞了好幾個彎。他在二〇一〇年就成立產銷班打算回家推廣有機農業,卻又擔心自己沒經驗,菜賣不出去,先到台中學習農產流通、頂了餐飲店賣素食,也曾去西螺果菜市場賣菜、官田推廣菱角,四處奔波卻未有預期成果,身體更是不堪負荷,在鬼門關前驚險走了一遭。

看似毫無所獲的曲折,卻讓陳新豪體認到生命的可貴,更加篤定回鄉的理念。同時也因為在勘察農業過程中,發現多數農田過量施用化肥、農藥導致土地鈣化、硬化,土質就像水泥般容易吸熱,無法調節氣候。「很多人不知不覺破壞環境,又不知不覺被環境反撲。」他感嘆。因此,陳新豪決定以友善耕作為宗旨,保護自然生態系統,還給這片大地應有的尊重,也為未來的生存環境留下希望。

他將農業結合科技,讓農地減少使用農藥與化肥,也可以將作物的品質與產量維護得很好。「設備可能還不完善,但我們用最少的人力,去完成最不可能的事。」陳新豪戲稱的「車庫小組」,是三人領軍的雲端科技農夫團,架設管線直通土壤深處,監測土壤的溫度、溼度與日照等微型氣候變化,再根據資訊,準確掌握何時該補充水分、下哪一種肥料。滑動手機APP,就能偵測農園狀況、進行數據分析,甚至是自動澆灌、開關天窗、在颱風來襲時放下溫室鐵捲門等,都能在科技的輔助下,選定最合適的時機。

為了家人 一路無悔

農業之路儘管不易,一路走來,分屬老中青三代的三人依舊甘之如飴。張友淦表示,「還好家人支持才能一直走下去。」兒子也在他鼓勵下走入農園。林宥岑則認為,「土地是資材,是人的根。」日常中聽得到鳥、看得到花,這才是適合生活的地方。

陳新豪回家務農後,父親發生的一次意外更讓他確認這決定是正確的。那次父親在田裡熱中暑昏倒,發冷、肺積水、肺水腫通通來,把家人嚇壞了,想不到住院十天後,居然奇蹟恢復。「我很感動這個過程,他從來沒跟我求救,還好我那時回來了,不然怎麼有辦法陪他?」

身處大地之中,家與土地緊密相連,每天與大自然共舞的農夫最能理解:唯有萬物永續生存,自己與親愛的家人也才有代代相傳、安身立命的可能。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來逛南投農夫市集

南投各地皆有特色農產,農夫市集攤商以小農自產自售為主,最能體驗當地、當季蔬果特產,直接與農友面對面交流也是挑選食材的樂趣之一。

集集農夫市集

每週六、日 10:00-18:00

集集鎮民生路162號(集集驛站)

埔里農村社區小舖

平日08:00-17:00,假日09:00-1700

埔里鎮西安路一段6號(埔里農會)

竹山農夫市集

每週六7:30-11:30

竹山鎮集山路一段2155號(竹山農會旁)

微熱山丘村民市集

每週六、日 09:00-17:00

南投市八卦路1100巷2號

友善農產樂活市集

每週六、日8:00~12:00

週六/南投市中正路152號7號(南投市營北里活動中心)

週日/草屯鎮和興街55號(草屯鎮公有零售市場廣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