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王端正先生的上一本書:「月映千江」,還是最近的事。細讀之後,真是愛不釋手。讀後才知道這位慈濟慈善與文化事業的推動者,曾擔任過中央日報最年輕的總編輯。這就足以解釋為什麼他有那麼好的文采與那麼好的文思。
近年來,由於閱讀星雲大師著述的得益,開始留意一些闡述佛教與人生的文章。王端正先生這本「惜緣」,在沒有出版前,就先讀到。我相信這本最新文集會是大家得益的一本好書。
奉獻之島
在這個「貪婪之島」上,太需要每一個人來一起鼓吹感恩、惜福、關懷、奉獻,這也正是慈濟人所追求的。作者對慈濟人另有一番生動的描繪;知足、歡喜、自在、謙和。如果大家都有這樣的胸懷,台灣就會換上一個新的稱呼:「奉獻之島」。
作者在書中提倡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長情與大愛。「談情要談長情,說愛要說大愛。」他引述:「天上最美是星星,人間最美是溫情。」
在長情大愛中,對天下蒼生的關懷不分國界、不論種族。尤其當大陸在一九九一年秋天發生撈害後,慈濟的賑災活動「所動員的人力之多,所花費的心力之深,所投人的物資之大,所濟助的範圍之廣,所受益的人口之眾,都是史無前例」。這種台灣情、中國心的同胞愛令人感動。
貫穿全書的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濟助蒼生的情懷。這個情懷是實踐、是奉獻、是推廣。作者說得透徹;佛教是用來做的,不是用來說的;佛經是用來行的,不是用來唸的。
人間喜悅
從佛理引申出來的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使每一個人受用不盡。例如:
.只要路正,不怕路遙。
.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
.尊重別人,就是莊嚴自己。
.不要比誰怕誰,應該比誰愛誰。
不論信不信教,都怕說教。這本闡述佛教哲理與人生的文集,讀後不僅沒有說教的感覺,更有獲益的喜悅與內心的共鳴。
我特別要向同我一樣還沒有宗教信仰的讀者推薦。好書是沒有信仰界限的,正如人間的長情與大愛一樣。
書名:惜緣
作者:王端正
出版公司: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84往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