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變調的中國夢 她只因超過25歲就被開除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7-10-03

瀏覽數 49,300+

變調的中國夢 她只因超過25歲就被開除
 

在北尚電子生產線上吃苦兩年之後,趙小姐的老闆向她宣布:「妳太老了,不適合在這裡工作,妳被開除了。」他語氣冷酷。

趙小姐那年三十一歲。

當時是一九九七年,鄧小平過世的那一年。他留下了改革開放的傳奇,成效非常不錯。中國沿海工廠迅速成為全球知名的製造中心:世界的工廠。接下來十年,總共有二億五千萬中國人決定離開鄉下,加入這波人類歷史紀錄以來最大的移民潮。這人數接近當時美國的總人口。一位當時曾在新興都市東莞工作的人這麼告訴我:「那個時期,光是走進工廠就夠嚇人了。你會看到數百人圍在工廠大門前推擠,就為了看門口廣告上貼的徵人條件。你看過那種人們在軍隊入侵家鄉前逃難的電影嗎?大概就是那樣。只是電影裡的人是要逃出來,工廠前的人是為了擠進去。」

所以趙小姐被解雇了。中國工廠喜歡聘雇年輕女性,她們的手指比較靈巧,趙小姐的老闆直接這麼向她解釋,而且管理階層已經決定要開除所有二十五歲以上的女性。「妳應該對自己可以撐這麼久感到開心了。」趙小姐哭著求他,但工廠老闆就是不信任年紀比較大的工人,因為他們比較容易抱怨工作環境,而資深的他們又容易對年輕同事造成影響。

生產線上的另一名員工介紹了一位經營花店的年長男士給趙小姐。於是她開始幫忙顧店、送花,為了回報,對方則教她搭配花束及寫書法。「他兒子在澳洲讀書,已經和一個日本女人結婚。他妻子是副校長。他素質很高。」趙小姐說。

我常聽到中國人尊敬地提起「素質」一詞。這個詞的意義在中國千年歷史中不停演變,而且很難翻成英文。基本上,那代表一個人的「內在特質」或「本質」。如果根據儒家傳統,一個人的素質是由出身、教育,以及對經典文本的知識所決定。時至今日,素質已成為「教育與文明程度」的代名詞。拜國營媒體和其他宣傳標語所賜,這個說法現在再次流行起來,傳達出一個訊息:素質愈高的公民,愈能代表中國。

「剛到上海時,我只是個愚蠢的鄉下人。我根本一點也不懂存錢。如果賺了一百元人民幣,我會全花在衣服上,等認識老師後,他才改變了我的人生。」趙小姐告訴我。

老師給過她最重要的教誨,就是別依賴男人。

「他告訴我:『妳必須成為獨立的人,有謀生技能,還要管理自己的錢。』」她說。

這建議非常恰當,尤其考慮到她婚後的下場。

趙小姐自小體弱多病,她的家族在山東郊區經營農場,而她在其中毫無用處。青少女時期,她的鼻子和牙齦都容易流血。第一次去醫院看病時,她說自己連路都沒辦法走。

她父親罵她懶,但結果她是得了白血病。

像他們這樣的鄉下人遇到這種狀況只好賣牲口籌錢,於是趙家賣掉不少豬、雞、羊以及一頭公牛,才能負擔一種結合中西醫的療法。她每週都得輸血,也進行骨髓移植,期間還生吞了許多泥鰍。她在醫院和另外七名白血病患同房,幾個月內,另外七個人都死了。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接下來想必就是她了。她父母賣掉最後幾隻牲口,買了一副棺材。趙小姐的母親會上村內的教堂,打算在女兒死前讓她受洗。教堂召集了許多人來為她的健康禱告,甚至為了救她殺了一頭羊。

她的康復被大家視為奇蹟。「是上帝救了我嗎?」趙小姐不確定,但對此般好運心存感激的她仍決定開始上教堂。

雖然找到生命中的上帝,趙小姐卻失去找到好丈夫的機會。村民間竊竊私語,說她病後再也無法生小孩,說她家窮到只剩一副沒用過的棺材。趙小姐長得不難看,但村中所有男人都因為這場病不敢再靠近她。

她的姑姑找了一個對她病史一無所知的男人。那名男子矮小醜陋,「從山裡來」,這句話的意思是窮到脫褲。儘管條件不好,他卻是她唯一的提親者。趙小姐的家人對此非常興奮。

趙小姐本人可不興奮。她當時十九歲,只看了那名表情困惑的鄉下人一眼,就把自己生過白血病的細節全盤托出,但對方家庭不相信這個故事。「山裡來的人生性多疑,他媽媽以為我是想找藉口不給嫁妝。」

兩人結婚後一個月,趙小姐就懷孕了。兩年後他們生了第二個兒子,但因為一胎化政策被罰繳一個月收入。他們的手頭很緊,趙小姐的丈夫也會在煤礦場忙碌一整天後,為錢找她吵架,還常常動手,她於是開始考慮逃走。她不能離婚,因為丈夫以她父親的性命要脅。有一天,趙小姐問他:「你可以對我好一點嗎?我保證和孩子一起待在這裡。」

來自山裡的矮小肥胖男子沒有回答。

所以這個有兩個孩子的已婚母親獨自遠走上海,被丈夫、娘家,以及全村的人鄙視,唯一的例外只有她母親。

「比起錢,我家鄉的人更在意感情與關係。」她說著邊搖頭:「她們可以為一個男人死,為他哭,甚至犧牲父母、家庭、金錢。」

趙小姐指指店內架上的各色花朵,她的生命充滿醜惡,但她的店鋪相反。

「這裡的生活還過得去,但整體還是很苦。我每次想到事情後來的發展就會哭。但我已經不是重點了,現在我只為兒子而活。」她告訴我。

變調的中國夢 她只因超過25歲就被開除_img_1

本文節錄自:《長樂路:上海一條馬路上的中國夢》一書,史明智(Rob Schmitz)著,葉佳怡譯,時報出版。

圖片來源:unsplash adam morse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