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問(以下簡稱問):
為何選擇這個所?
林意茹答(以下簡稱答):我大學時念中山大學的音樂系,其實還在大學部時,就跨級選修過碩士班的藝術結合行銷的相關課程,當時,就發現自己對這方面很有興趣。
問:讓你最印象深刻的內容?
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夏學理教授的「創意行銷」。那堂課上,我們把行銷透過各式各樣的藝術媒介來表現,有次老師就要我們將班上同學的名字,利用歌曲、影片或者舞蹈來描繪。由於我們上課採互動制,課不僅很有趣,也補足了大學缺少「團隊合作」的課程經驗。
畢業出路多元不受限表演工作
問:所上給予的訓練?
答:我研究所念的是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這是個滿特別的系所,相較於他校的藝術研究所偏重培養樂團、劇團的管理、行政人員,師大表演藝術所,則在行銷及產業相關課程規劃著墨更深,融入了更多企業合作、執行企畫等等的內容,這讓我們畢業後的出路更加多元,不再受限於表演團體的相關工作上。
問:這些訓練對你的幫助是?
答:由於研究所裡有更多實際操作的機會,比如之前所上就提供機會讓我前往英國愛丁堡國際藝穗節實習一個多月,在那期間,我得站在第一線,與許多表演團體接洽、也得安排大型節目流程等細節。這讓我切身觀察到國外和台灣的藝術表演節目,在整體規劃和細節安排上的差異,也讓我更能摸索出最適合台灣的模式,而最後,這也成了我的碩士班論文主題。
在研究所時期,我也跟著老師操作過不少政府合作案,讓我具備了撰寫諸如政府部門大型企劃案的能力,連我現在進入職場了,都深覺受用無窮。
值得一提的是,在接洽各種活動時,我也累積了不少人脈,如表演者、經紀公司等,這也成了我畢業之後進入職場,遠比別人豐厚的資產。
不用科班出身但要活潑、愛挑戰
問:什麼特質的人適合念這個所?
答:其實念表演藝術研究所,不一定得是藝術科班出身,我有很多同學來自傳播、公共行政等不同領域。表演藝術研究所仍比較適合活潑、喜歡多元挑戰的人,畢竟所上很多課程都需要腦力激盪及創意,如果是循規蹈矩的人,可能會水土不服。
(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