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技術與供應鏈強大 桃園發展綠色運輸前景看好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17-09-13

瀏覽數 19,800+

技術與供應鏈強大 桃園發展綠色運輸前景看好
 

圖說:(左起)中華智慧運輸協會副理事長孫瑀、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副所長陽毅平、喜門史塔雷克總經理丁彥允,睿能創意(Gogoro)行銷總監陳彥揚、遠見雜誌總經理蔡怡穎,共同探討綠色運輸的未來發展方向。

桃園是汽車工業的重鎮,產業聚落完整,適合發展綠色運輸。桃園市政府與在地產業為了聚焦綠色運輸的未來發展方向,在8月31日舉辦「綠色運輸.世界樞紐」桃園重點產業企業聯繫論壇,邀請綠色運輸相關的國外廠商、桃園企業高層與學界,一同展開交流。

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運輸工具必須走向低污染或零污染能源的綠色解決方案。在「綠色運輸.世界樞紐」桃園重點產業企業聯繫論壇上,桃園市市長鄭文燦強調,綠色運輸所需要的能源、資通訊、汽車零組件等技術,皆與桃園產業有密切關聯,所以桃園非常適合發展綠色運輸,未來在無人車、人工智慧、車聯網等領域,將有更多發展機會。

環保減碳是城市管理的重要議題之一,桃園市積極發展綠色城市,在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桃園市發展低碳綠色城市自治條例」,輔導產業朝向環保製造轉型,推動低碳綠色城市政策。

桃市多處地點適合測試無人車

技術與供應鏈強大 桃園發展綠色運輸前景看好_img_1

圖說:桃園市長鄭文燦

鄭文燦表示,桃園市政府落實執行「亞洲.矽谷」計畫,在虎頭山物聯網創新基地發展無人車的測試基地,設置模擬場域,提供無人車系統測試的空間;此外,市府也將研議規劃在青埔特區、機場周邊、桃園農業博覽會基地等區域的既有道路上進行測試。

由於桃園資通訊產業掌握成熟技術,加上在地進駐汽車組裝、汽車零組件與電池大廠,對發展無人車、AI人工智慧、車聯網產業領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強大供應鏈。

鄭文燦指出,他日前曾率市府團隊前往美國加州矽谷,參訪輝達(NVIDIA)總部,瞭解NVIDIA不僅發展車輛、人臉等影像辨識科技,也研發智慧駕車系統,將現階段無人車技術與人工駕駛融合,發展輔助性人工智慧的駕駛。他接著強調,桃園是汽車工業的重鎮,電子大廠、零組件廠商也多位於桃園,未來將在無人車、人工智慧、車聯網等領域,有更多的發展機會,而市府也會積極爭取中央經費,投入「亞洲.矽谷」計畫,促成產官學合作,落實實驗測試計畫。

此次論壇邀請台灣特斯拉(Telsa)汽車區域總監范菁怡、睿能創意(Gogoro)行銷總監陳彥揚、喜門史塔雷克總經理丁彥允,以及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副所長陽毅平,針對電動車、無人車議題,發表專題演講。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范菁怡表示,特斯拉在一年前登陸台灣,並在台北內湖打造5千坪、提供全球同步最新的電動車技術及體驗的「新能源創新示範園區」,已於8月正式開幕,因此她感謝台灣給了特斯拉一個機會。她說,台灣有電動車很好的供應鏈,特斯拉進駐台灣後,不僅參與台灣的技術,也參與台灣整個經濟發展。

陳彥揚則指出,全球快速城市化,來自移動汽機車排放的PM2.5對居民健康帶來嚴重威脅,產生致死人數遠遠高過於車禍死亡人數,因此像機車密集度高的台灣與歐洲,若要改善城市生活的健康品質,發展電動機車是解決相關問題的重要選項。

軌道建設仍是交通發展主流 

由於喜門史塔雷克日前導入法國EasyMile無人駕駛的電動小巴EZ10,在台北信義路公車專用道、台大校園試行,引起眾人關注。丁彥允說,桃園也有適合無人車測試行駛的場域,例如桃園機場捷運的A17、A18、A19段沿線的青埔社區,可以規劃行駛無人車的循環路網,使用無人小巴當作24小時運作的接駁車,促使青埔發展成為智慧社區。

陽毅平針分析台灣發展電動車、綠色運輸的機會。他指出,現在無人車、電動車搶進台灣發展,政府應該制定相關法規,像是電動車的節能標章與等級,不僅可阻擋中國便宜、低階的劣質電動車輸入台灣搶市,另方面亦能鼓勵國內廠商升級。

無人車目前正在台灣試運行,引起輿論討論無人車對軌道建設的影響。鄭文燦指出,無人車並不會影響到推動軌道建設、智慧交通的投資,軌道建設具有快速、穩定、人本、安全、大量運輸等多種功能,仍是現今交通發展的主流。

他舉例指出,機場捷運自3月通車到現在,即將滿半年,原估計的運量是1天4萬5千人次,自營運以來,平均運量是1天5萬4千人次,超越原先預估的運量,顯示北桃之間有通勤需求;在國際機場聯外方面,桃園國際機場對外交通每天有10萬人次,目前平均1天有2萬5千人改搭機場捷運。

場內進行談過時,中華智慧運輸協會副理事長孫瑀也表示,政府應提供經費補助、支持國際企業進駐台灣投資綠色運輸相關產業,而桃園因為地理環境條件優越,一旦政府願意鬆綁法規,日後桃園在綠色運輸的發展上將會與國外同步。

鄭文燦信誓旦旦地強調,立法院通過「前瞻第一期特別預算案」,也包括軌道建設,市府會全力以赴將交通建設做好,成為帶動經濟產業發展的火車頭,提升市民幸福感。

(桃園市政府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