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談論抱負與遠景也能帶動業績?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7-09-20

瀏覽數 5,950+

談論抱負與遠景也能帶動業績?
 

有位沙龍店的老闆,在導入「助你實現夢想的諮詢問卷」後,經過一段時間來電與我聯絡。

「客戶的簽約率、回客率、客單價都提升了不少,但是願意介紹給他人的情形和過去一樣少,沒什麼改變。我覺得在接待客戶的過程中都很順利,彼此之間的氛圍也都維持得不錯,究竟原因出在哪裡呢?可以請您和我的員工聊一聊嗎?」

我馬上與這家店的員工們碰面,聽他們說明情況。

我當面詢問他們,導入諮詢問卷後是否發現什麼優點?哪方面進行得很順利,而哪方面不順利?

他們認為「不順利」的部分,就是客戶不太會介紹其他人來店。後來發現,原因出在分享經驗談時,自己無法向客戶描述「抱負與遠景」。

「原來如此!你們真厲害,居然能找出原因。真開心你們完全理解研修內容了!」稱讚完後,我試著問他們無法向客戶描述的原因。

「因為覺得很不好意思……。我的成績還沒有那麼理想,所以覺得自己沒資格談論『抱負與遠景』之類的事情。一想到要是說出口後做不到的話,不知該如何是好,所以才會一直不敢談論。」

我點頭如搗蒜,這種心情我十分明白,因為我曾經也是如此—我就是消極、否定和悲觀的代言人,總認為自己「很差勁、做不到,最後總會功虧一簣」。

我回想自己當初談論夢想時,晚上還會夢見自己無法實現、很沒面子的場景。

俗話說:「有夢就會去實現,談論夢想,人生就會改變。」我想改變過去總在後悔的人生,所以決定拋開一切,先做再說。

話雖如此,夢想和遠景並非隨手可得。起初,我將其他人的夢想與遠景感到認同之處,稍加變化成符合自己的語言,並開始試著表達。

結果,我發現客戶的表情逐漸轉變了,他們的雙眼開始「閃閃發亮」。看到他們的反應,我覺得十分開心、繼續侃侃而談,久而久之,便成為自己真心想要達成的「抱負與遠景」了。

「盤點自己的人生」來找到夢想

大家雖然明白創業者或經營者設定遠景與抱負的必要性,但是可能也會懷疑:「區區一名員工,難道也需要立定遠景及抱負嗎?」

然而,站在客戶的立場來看,你就是公司的代表和顏面。最終將視你的作為,決定買或不買。

正因如此,即便是個人的想法也無所謂,請務必談及你的遠景及抱負。

當今這個年代,客戶希望透過信賴的人,代為挑選商品或服務的傾向,愈來愈強烈了,我認為沒有遠景或抱負的人,無論身為經營者或員工,都無法生存下去。

或許還能掙得一口飯吃,但是缺乏遠景或抱負的人,面對不想做的工作會感到無趣,卻為了薪水繼續待著,結果只會變得很不快樂,不是嗎?

經常有人問我:「就算要談論遠景或抱負,但是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感覺好像很困難……」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依照這種狀況看來,空口談論自己的未來,的確很難理出結論。

因此,我建議大家可以盤點自己一路走來的人生。

年幼時期的自己是什麼模樣,小學時期做過哪些事,學生時代又是如何度過,喜歡什麼或對什麼感興趣,何時會受人讚揚,什麼事讓你難過或氣憤……。

回顧自己過去的人生,就能在這條延長線上看見未來。

藉由盤點過去的作為,肯定能找到「夢想」及「使命」這類「你想完成的事情」!

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雀躍之心」

所謂的「感動力」,就是感動的力量,正是善用諮詢問卷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依據三菱綜合研究所等單位,於二○○三年實施的調查結果顯示,當被問到「這一個月內,你曾感動超過一次以上嗎?」年齡在十至二十多歲者回答「是」的比例,大約有五○%,而五十至六十多歲的人,回答「是」的比例則下降至三○%左右。

因為隨著年紀增長,人們對於很多事情都會覺得理所當然,漸漸不再感動。

一旦喪失感動力,不管要談論自己的感動經驗,或是感受客戶的感動,都會遇到困難。這樣一來,也無法好好活用諮詢問卷。

因此,必須訓練自己從日常的芝麻小事中,尋找「雀躍之心」,而且凡事皆可。

「今天天氣真好!太開心了!」

「這裡居然有蒲公英!太棒了!」

「咦?那朵雲的形狀好有趣喔!」

令人感到十分開心的事,的確很少發生,但是只要打開天線,像這種小小的喜悅隨手可得。

如果能像這樣尋找每天的小確幸,一定也能馬上發現客戶不顯著的雀躍之心。

談論抱負與遠景也能帶動業績?_img_1

本文節錄自:《一張問卷讓新客變熟客》一書,小林未千著,蔡麗蓉譯,核果文化出版。

圖片來源:pakutaso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