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孩子如何克服在學校裡的「選擇性緘默」?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7-08-09

瀏覽數 9,750+

孩子如何克服在學校裡的「選擇性緘默」?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做出改變

選擇性緘默的青少年可能會採取幾個方法來克服學校裡的困難,包括:

1.採取轉學的激烈做法。

2.對於自己的選擇性緘默採取比較開放的態度,以淡化說話的焦慮。

3.進行許多小步驟來開始講話。

萊絲莉描述要做出改變、在學校說話有多困難,她試著與老師建立聯繫,卻未能如願。

我每天都會遇到一位老師,她總是對我微笑。我也微笑,至少我認為是微笑,但也可能只是扭曲的表情。她會說:「你好。」然後繼續走。這樣持續幾天之後,我比較有自信了,開始期待我們的對話(我是如此看待我們彼此的微笑)。

幾天、幾週、幾個月過去了,我想做更多,想延伸對話。我回家後會思考這個問題。這位老師非常給予支持,從不批評,也從不期待回應。她似乎瞭解我,瞭解我很想有禮貌但是做不到。我知道我必須說:「你好。」思考了好幾天,終於有一天晚上,我下定決心去做。本來我想說:「嗨!老師,你好嗎?」後來我發現這太難了,「老師,你好。」應該比較好。最後,我決定只說:「你好。」就這樣起個頭,我要的就是一個開始。

到了那天,我在上學的路上練習著。突然有一些想法冒出來:萬一她今天不在呢?萬一她沒有說「你好」呢?萬一……

不,我一定要做到。如果她今天不在,我就改天再做。如果她沒有先說「你好」,我可以主動開始,我還是可以說「你好」。這樣就是一個開始,如果那天我都沒有再說話,仍然是美好的一天。我覺得好興奮。

然後那位老師出現了。

我的喉嚨緊繃、下巴痠痛、肚子滾絞,恐懼和慌張一定都寫在我的臉上。當她開口說:「你好。」我拔腿就跑,連微笑都沒有。接下來整天什麼也沒發生。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痛哭。

隔天,我又看到那位老師走過來,我強作鎮定。我又想逃跑,但好不容易克制下來。她走過我身旁,沒有打招呼、沒有微笑,什麼都沒有……

【會員限定活動】護國神山怎麼造?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背後的賭注!

她已放棄了我,而我喪失了一個機會。

我現在瞭解,她可能以為自己嚇到我了,所以才沒跟我打招呼。我發現我的肢體語言出賣了我,製造了一道圍籬。

丹妮兒大膽地決定轉學,結果克服了選擇性緘默症(但焦慮仍然持續)。這個方法可以成功,是因為在新環境中,別人不會預設孩子不講話(孩子感受到他人預期自己不說話,是延續緘默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孩子必須在新環境中馬上開始說話,才能避免整個模式再度重演。丹妮兒回想自己的經驗,寫道:

在學校又過了地獄般的一天,我回家告訴爸媽,如果我轉學,或許可以戰勝選擇性緘默症。我們開始研究,很快就排除掉附近的公立學校,因為有一些我無法說話的小學同學在那裡。

我們找到了一家稍微遠一點、規模很小的私立學校,初步看來似乎很完美。不過,我必須一踏進校門就可以說話,這是計畫成功的唯一希望。

過了不到兩個星期,我第一次參觀學校,我做到了!我和每一個人講話,甚至積極參與科學課。接下來在那所完全中學裡,我經歷了起起伏伏,但是選擇性緘默症中不說話的部分,真的已成過去。

轉學後的一年之內,我在兩齣學校戲劇中演出,在課堂上也都能朗讀。我還參加了第一次中學會考,這是先前學校老師認為我永遠做不到的事。我甚至在英文口試中拿到A,而兩年前我還需要在白板上寫答案。

蘿西採取另一個方法,她請老師幫忙向同學解釋她的說話焦慮。這個方法有效,是因為舒緩了選擇性緘默者對於別人如何看待自己所形成的焦慮。在對的情境下,營造團體接納的氛圍,這樣可以減輕孩子或成人因自己的緘默不被接納而恐懼,進而漸漸感到比較可以說話。蘿西描寫她非常正面的經驗:

國中二年級時,我爸媽認識了選擇性緘默症。經由他們的說服,我寫了一封簡短的信給同學,說明選擇性緘默症以及我為什麼不說話。老師在學期最後一天、我不在教室時,在班上唸出這封信。

假期後回到學校,有幾位同學過來和我說話,就像對待其他任何人一樣。以前有些人以為我聽不懂他們的話,所以會湊到我的面前查看。但是自從我寫了那封信之後,他們不再以奇怪的表情看我,懷疑我是否聽得懂。相反地,他們告訴我,他們瞭解。這真是我夢寐以求的事。

此後事情順利多了。我開始用MSN和一些同學交談,第一次讓他們看到我真正的個性。網路交談讓我的學校生活好過了一些,我和同學相處變得比較放鬆,而同學也比較會主動找我,即使我還是無法和他們面對面說話。

另一個可以克服學校裡選擇性緘默的方法是:一小步、一小步地前進。事實上,這也是青少年時期的我在學校環境所用的辦法。晚上,我經常在床上戴耳機聽音樂,來鼓舞自己的信心。我想讓自己充滿搖滾歌手布魯斯.史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的自信與活力。隔天,我會嘗試帶著這股能量面對生活。雖然說話方面的進步非常緩慢,但是我的確有感到比較自在。

孩子如何克服在學校裡的「選擇性緘默」?_img_1

本文節錄自:《為什麼孩子不說話?》一書,卡爾.薩頓(Carl Sutton)、雪莉兒.弗雷斯特(Cheryl Forrester)著,黃晶晶譯,寶瓶文化出版。

圖片來源:unsplash Kristina Flour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