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嗎哪,明天吃嗎哪,後天還是吃嗎哪,這個月,下個月,天啊,整整一年,只見嗎哪。
這是希伯來人在曠野的埋怨,乍聽之下,似乎受到虧待,事實不盡如此。
他們原是奴隸,被埃及人虐待四百年,上帝救出他們,派遣摩西帶領前往流奶與蜜之地,既是奶蜜表示物產豐饒。只是旅途中缺乏食物,神白白降下嗎哪,雪白甜蜜薄餅,每日免費供應。並非他們工作所得,而是神蹟供餐。
再說,他們不是沒有機會吃肉,在聖經〈利未記〉中記載,為感謝神而獻的祭牲的肉,要在當天吃完,若是為還願或甘心奉獻的第二天可以吃,但是絕不可留在第三天,這是恐怕天氣炎熱肉壞了。
獻祭的牛羊,必須呈最佳狀態,沒有殘疾的;換言之,次好的,希伯來人可以隨意享用,所以律法中記載了許多五牛賠一牛,四羊賠一羊的審判原則。只是他們生性節儉,牛羊是財產,平日捨不得吃。
另外,初降嗎哪之時,上帝也賜下豐盛的鵪鶉大餐,因此,如果以色列人誠心、信心,懇求耶和華神,神是有能力也可能讓大家打牙祭解解饞。
然而他們卻是再三惡言惡語,怨氣沖天,完全忘記上帝是如何一路保護照顧他們,因此,天上降火,直燒到營邊。百姓怕了,趕快哀求摩西,摩西再求神,火才熄滅,因此這個地方稱之為「他備拉」,希伯來話是焚燒之意。每次怨天尤人,總會烙下火痕。
但是,舌頭是管不住的,因為人心是難以駕馭的,一會兒,總有閒雜人等開始嚼舌:「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我們可以吃到新鮮的魚肉。」(請注意,「不花錢」三個字,可見得若是捨得,他們是可以殺牛宰羊的。)沒錯,尼羅河中魚是不少,但是他們得挨苦鞭,或餵了鱷魚,這會兒卻只記得吃東西,「啊,我們那時候還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說著就哇哇哭起來了。
其實,黃瓜西瓜,一切動植物,不都是上帝所賜「天生萬物以養人。」神要藉食物訓練他們節制。
不料,一人哭,眾人哭,到了後來,所有百姓各人在自己帳篷外面大哭特哭。
摩西怎麼勸,他們還是和小孩子一般賴著哭,「我們要吃肉。」
摩西火了:「人活著就是為了吃?」
眾人回答:「當然。」
「你們寧可為了吃,回去當奴隸?」摩西質問。
百姓異口同聲:「我們想念埃及。」
摩西為了心疼希伯來奴隸,願意放棄埃及王子一切頂級享受,甚且殺了埃及監工,只為同情老奴,被迫漂流曠野四十年,然而這些同胞卻如此不自愛,沒有尊嚴,一天到晚就想著吃肉,無肉不歡,他真是灰了心,耶和華神更是怒氣大發。
摩西做不下去了,他向神請辭,「耶和華啊,我為何不在祢眼前蒙恩,祢竟把管理百姓的重擔加在我身上,這些百姓又不是我懷胎生下來的,祢竟然對我說,把他們抱在懷裡,直抱到應許之地。我要到哪兒去找肉?不如祢把我殺了,免得我看到自己的愁苦。」
摩西雖然也是抱怨,說的倒是實情,摩西的確難為,上帝就答應摩西:「你從以色列長老中,挑七十個你認為優秀的長老官長到會幕前,讓我也賜他們聖靈,分擔你的重任,你再對百姓說,明天吃肉,今日自潔。」
上帝生氣了:「你們哭哭啼啼吵著在埃及好,有肉吃。因此你們不但吃一天、兩天、五天、二十天,甚且整整吃一個月,吃到肉從你們鼻孔裡給噴了出來,因為你們厭棄了神。」
「壯丁就有六十萬啊,難道把牛群羊群全宰了,或是把海中的魚全聚了來?」摩西仍然不放心肉從哪兒來。
耶和華說:「摩西啊,耶和華的膀臂豈是縮短了?你現在看,我的話是否應驗吧。」
第二天,強風颳起,鵪鶉如吸鐵的磁石般,成群結隊飛來,百姓大喜,捕取一天一夜,最少的,也為自己囤積十賀梅珥之多,滿滿地擺列在帳篷四圍,樂壞了。但是,烤肉尚在齒間,尚未嚼爛,耶和華的怒氣發作,立刻撲殺了帶頭叫嚷的肇事者,這個地方稱之為「基博羅哈他瓦(意思是貪慾之人的墳墓。)」。
耶和華總是不想處罰人,但是,如果祂再不出手,同樣的戲碼會天天上演,摩西招架不住。
英國作家魯益師曾有名言:「貪吃乃誘捕人類靈魂絕招之一,一生都被這類感官享受捆綁,利用口腹之慾,可以挑起牢騷、急切、無情、自私心態……」清心與寡慾是一體兩面。
以色列的始祖雅各,曾經以一碗紅豆湯,輕易騙取哥哥以掃長子名分,貪污納賄總在佳餚美酒中進行。
現代人發現,貪吃自己受害,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都是抗拒不了舌尖的試探。食品業者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味蕾,添加種種有害人體、色香味俱全的化學毒物。於是人們又回頭,追逐有機食物,標榜自然無害,情願選擇「難吃區」。
所謂有機、原味,就是回到上帝製造的真實食材,惟有返璞歸真,靈性才能向上提升,靈魂體是分不開的啊。
本文節錄自:《吳姐姐講聖經故事(4)流奶與蜜之地》一書,吳涵碧著,皇冠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