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樣的祖母,行雲流水般順應天命,接受衰老。過了九十歲,她有一次骨折而住院。好不容易恢復了,我對她說:「可以走了唷。」但她卻躊躇猶豫:「我還不能走。」絲毫不肯下床。難得見到祖母像個小孩子一樣,說「好可怕」、「我不行」。然而周圍的人依然鼓勵她:「不會有問題的。」「能走的。」聽著聽著,祖母平靜地說:「我已經這把年紀了,看來是該聽聽別人說的話了。」便從床上刷地滑下來,站了起來。聽進身邊的人的話,自然地做好覺悟,這真是非常美的姿態。
祖母總是能轉換心境,將現在這個當下作為起始點。她時常將當下當成是開始。一旦以嶄新的心情跑起來,就總是能往前邁進。老去的時間,是為了轉生做準備。死,是轉生的開始。在松平家,每年元旦都會將一家子都聚集起來說說自己對新年的抱負。聽著這些抱負的父親和祖母,會對每一個人說「請加油」。從不說「那不好」或「再多這樣做一點」。回顧過去一年,就在這大掃除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過了個年,就要放眼新的一年。這就是松平家的傳統。對松平家而言,歷史有時候是殘酷的。
松平家也曾被新時代、新制度擺了一道。但我們仍沒有沉浸在過去,追問「為什麼」、「怎麼會」,而是時常告訴自己,現在正在起跑點上,一路走到今天。如果我們也能將當下都當成正要開始,那麼我們就會勝不驕、敗不餒了。
如果現在是谷底,就把現下當成起跑點就對了。
衰老,其實也是新人生的開始。要是感到衰老,就要像祖母那樣,將當下當成是又一個起跑點。這不只是關於自己本身,對於擔負照顧親人的人來說,如果能接受衰老是新人生的開始,心就能平靜下來。祖母晚年,眼睛不能視物。即使如此,祖母仍說:「我自有心眼。以心眼所看見的這個世界,也是非常快樂的。」從未見過她為此愁眉苦臉。心眼,就如其字面,指心之眼。接受現實,並從現況開始。即使行將就木,祖母仍以現在才正要開始的心情,幸福快樂地享盡天年。
本文節錄自:《松平家的人生整理術:學日本名門流傳數百年的秘訣,讓你活得更自在。》一書,松平洋史子著,黃毓婷譯,時報出版。
圖片來源:pakuta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