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與漫威(Marvel)系列電影有著截然不同風格的《星際異攻隊》(Guardians of the Galaxy)在2014年推出時即獲得廣大影迷好評,獨特的敘事架構、畫面風格與鮮明角色個性,勾勒出這部作品空前的史詩觀,我們完全能在那群「烏合之眾」中,發現屬於自我的特質和感動。
延續第一集的冒險故事,解救銀河系的星際異攻隊一群人,受至高族的委託前去殲滅外星怪物,並贖回了葛摩菈妹妹涅布拉。但卻在火箭浣熊偷了至高族物品後,一行人開始被追殺,這段逃亡過程不僅顛簸,還遇到了自稱星爵生父的伊果,他除了終於了解自己的身世,也認清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真相。
導演兼編劇詹姆士昆恩(James Gunn)延續了他在前作中令人驚艷的故事技巧,並著墨在幽默、狂妄、無厘頭的基礎上,再度發揚那令人捧腹大笑的嘴砲震撼,滿滿的歡樂、不斷調侃與嘲諷的詼諧,觀眾幾乎可以在全片2/3的片長上,不斷被那愉悅喚醒,這是電影最成功的地方,也是角色設定渾然天成的魅力。
更厲害的是,導演在這輕鬆快樂的節奏上,放入許多內心情感,不論是親情、友情,還是那若有似無的愛情。「家庭」的真摯是種最堅定的凝聚,也許大家都曾經失去了家人,但在這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唯有同心協力,才能迎戰各個難關。
不論是克里斯普瑞特(Chris Pratt)飾演的星爵、柔伊莎達娜(Zoe Saldana)飾演的葛摩菈、巴帝斯塔(Dave Bautista)飾演的德克斯,還是配音小格魯特與火箭浣熊的馮迪索(Vin Diesel)、布萊德利庫柏(Bradley Cooper),這些「魯蛇」們都有不堪回首的過去,但也正是因為這份缺憾,形塑他們扣人心弦的韌性。
仔細想想,星爵與葛摩菈之間的曖昧信任、和火箭浣熊不斷互相攻訐的逗趣;或是火箭浣熊和小格魯特的「父子」情誼;德克斯與螳螂女(龐克萊門捷夫Pom Klementieff飾)的爆笑互動──眾人的內心完完全全都在電影中坦承以對。
也許超級電影英雄常常被批判為角色著墨不深,但《星際異攻隊2》完全能顛覆你我想像,甚至可以說,這些演員們簡直是活出了那些角色魅力。
德克斯絕對是故事中最令人熱愛的角色之一,他充滿勇氣、大剌剌、說話直接、愛開玩笑,爽朗的笑聲更隨時能將團隊情緒拉到最高點,那種直率坦白的真摯十分討喜,透過一幕幕與隊友間的互動,更彰顯出那份自然。很難想像,演員巴帝斯塔還是一名陽剛、充滿殺氣的摔角選手。
克里斯普瑞特用瀟灑、恣意、隨性的特質,讓星爵那種沒有架子的領導人風範更充滿成熟魅力。
他對母親的思念、對於父親的憧憬,那種溫馨親情情感也在片中更有所領悟──像是終於圓了與父親一同傳接球的夢想,絕對是在幽默中又散發一點觸動內心的暖流。
當然,欣賞《星際異攻隊2》最關鍵的重點,小格魯特肯定當之無愧,不管是那萌到令人心花怒放的大眼、逗趣可愛的肢體動作,還是那童稚、初心、單純的無辜模樣,導演把小格魯特塑造地非常成功,隨著音樂起舞的欣喜,彷彿是在看著自己的童年,非常討人喜愛。
劇情安排也是種驚艷的橋段,你完全無法想像劇情會怎麼走,更不可能會猜測到你所預想的設定──這種徹底顛覆原著的想法是很大膽的嘗試,而很顯然也收到不錯效果。
「你花費大半輩子一直在尋找的東西,其實就在你身邊。」
事實上,在我們衝刺的歲月,有多少東西是你在這過程中疏忽、錯過的?而那些你追求的目標,往往驀然回首就在你身邊。也許我們都有弱點、也有不堪回首的缺憾,但只要有願意守護的對象、志同道合的夥伴,我們都會變得強大、更珍惜每一刻彼此合作的時光。
在這充滿驚奇、滿滿特殊物種的奇幻宇宙世界觀中,不難發現漫威在畫面上下了許多苦工,光影、霓虹、炫彩、科幻、跳躍等目眩神迷的呈現,導演詹姆士昆恩用了非常浪漫精緻的手法,鋪張出一幕幕令觀眾非常沉浸的視覺饗宴。
試著想像,我們在看電影時,是用身歷其境的方式,直接「站」在宇宙星際中,觀察美景的倏忽變換,視覺光影上的華麗感,著實超乎我們既有的思考。
此外,音樂也是能讓老一輩的觀眾回味、年輕觀眾體驗的一個重要媒介,電影中所出現的歌曲都是經典再經典的歌曲,包含《Mr. Blue Sky》-Electric Light Orchestra、《Lake Shore Drive》-Aliotta Haynes Jeremiah、《Fox on the Run》-Sweet、《Bring It On Home to Me》-Sam Cooke、《My Sweet Lord》-George Harrison等,每個歌曲都有各自代表的意義。
總歸來說,《星際異攻隊2》就是要在惡搞、無厘頭的逗趣間,激發你對自我內心澎湃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