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景氣急凍,以2016年來說,全台買賣移轉棟數只有24.5萬棟,創下1991年,25年來新低。更甚而,房仲業在一年之中則倒了77家,多達4600人離職,導致代銷、房仲業莫不使盡「洪荒之力」進行轉型。其中,信義房屋集團則是力求翻轉最積極的地產企業。
據了解,信義房屋除將觸角延伸至建案代銷外,更將原本賣二手屋的房仲店面拿來當成預售屋、新成屋案場,將以往看預售屋得至接待中心的傳統銷售模式,化整為零,成功逆轉勝!
另外,該集團也跨足建商領域,日前還標地預備蓋房子,同時,也將房仲業務擴展至日本,仲介台灣人買日本房,頗具成效。
地產業近年進入冰河期,掀起了陣陣的倒閉與離職潮。其中,去年全台買賣移轉棟數24.5萬棟創1991年以來新低,隨著房屋交易急凍,不論預售、新成屋的接待中心紛唱空城,房仲店頭亦是成了一家家的蚊子館。
根據統計,台北市的房屋成交量與十年前相比,今年萎縮了7成,房仲店一年之內倒了77家,4600多人離職。
而面對房市不振,信義房屋的因應方式就和其他業者不同。首先,早已跨足代銷業務的信義房屋,在面對一手屋案場唱空城的窘境,結合旗下的二手屋房仲店頭,執行1+2(一手+二手)的資源,推出「全房產」銷售模式。
讓過去只賣中古屋的房仲經紀人,開始接受信義代銷所銷售的預售、新成屋新案,轉型成為全房產顧問,讓銷售商品多元化、通路價值更強大。
這是因為,全房產模式,不但讓建案攬客的層面擴展、買方的選擇也變多。同時,由於房仲店頭向來對顧客屬性的掌握度較足,因此,對於物件推薦也較精準,換言之,對於物件和買主間的媒合、配對,成功率皆會大增。
信義代銷總經理李少康指出,一般代銷案場成交比為30比1,而採用全房產策略,分店帶人代銷來人成交比則為15比1;若再進一步分析,全房產佔所有個案來人比43%,而成交占比為45%,顯見,在精準買方配對的模式下,不僅為信義代銷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也帶來驚人的銷售效果。
信義代銷副總經理表示董憲成說,以文山區「名軒濡山」為例,這個案子僅17戶,第一個代銷賣不動,業主自己拿回來又賣了一年多,之後又再交給一個小代銷賣半年,仍然是賣不動,信義代銷在去年12月接手,二月甫公開就即將完銷,「中工水研」、「寶鋪羅斯福路案」等案子也都在信義代銷接手後去化速度加快。
信義全房產新商業模式自2016年上路後,成功吸引建商的關注,開發案源密集接洽,業績更突破2015年,截至2016年底,已累積近9000組客戶。不僅如此,成交戶數與業績較前年翻倍成長,成交占比高達45%。展望2017年,該集團預估,至少有10起個案推出,全年總銷估計逾500億元。
另外,由於看好台灣人赴日購屋的市場,信義房屋亦跨足日本,在日本提供購屋、售屋一條龍服務,同時也針對不動產市場進行專業分析和個人資金規畫,讓台灣買主赴日置產就像在台灣一樣,得到服務和保障。
最值得一提的是,信義房屋積極投入開發商行列。該集團繼四年前購地後,2月中又再度出手,砸下10.66億元搶進一級戰區板橋江翠北側重劃區的永翠段,購入兩筆合計920.06坪土地,換算每坪土地成交價約115.8萬元。
信義企業集團策略長周莊雲表示,購入的板橋土地還需規劃設計、申請建照等程序,今年不會推出新案,要看相關進度而定。他強調,集團進行多角化布局,除分散房市風險,也可為集團垂直整合做更完善布局,全房產優勢更加極大化。
除繼續壯大房仲通路事業外,集團在2013年成立建設事業,由日勝生前總經理陳慶洪擔任舵手,象徵信義房屋由仲介、代銷,進一步擴及房地產開發領域;同年7月信義開發取得天母北路土地,隔年推出「信義謙石」預售案,小試身手。
後來信義房屋將建設事業重心推進中國大陸市場,在上海推出「信義嘉庭」開發案。周莊雲表示,目前第一期已完銷,預計上半年完工交屋貢獻營運,第二期則持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