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聰明三招 防誤吃核災食品

小心!核災食品就在你身邊

李建興
user

李建興

2016-12-14

瀏覽數 99,250+

聰明三招 防誤吃核災食品
 

隨著廉價航空興起、日幣大幅貶值,再加上日本家電、食品向來是台灣人的最愛,掀起一波波的採購熱潮,致使國人赴日SHOPPING人數愈來愈多。根據觀光局2015年統計,台灣到日本旅遊達到379萬多人次,超越大陸,成為台灣人最喜愛的旅遊地點。

不過由於日本自從發生311大震後,引爆核災危機後,日本產品是否遭受輻射污染,就讓台灣人聞「核」色變,再加上,小英政府有意開放日本核災食品進口來台,使得國人對於是不是買到、吃到「核災食品」格外重視。

衛福部表示,其實生活環境中,本來就存在輻射背景值,因此,假設在食品或水中檢測出輻射無須恐慌,只要輻射在標準值以下,而且不是長期食用,並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威脅。

而目前依據衛福部公告從2011年至今檢驗高達9萬多件樣品,其中僅有216件檢出微量輻射(銫134與銫137的加總),均符合我國及日本之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安全容許量標準。

台灣檢驗科技(SGS)提醒,日本輻射災區包括福島、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五縣,其實來自特定5個縣市的產品亦不代表輻射值超標,因為在日本國內也在販賣,日本人也一樣在食用,但由於台灣目前還不能進口,而進口商無特別留意導致有違法進口的現象。

換言之,網路傳聞指出,如果食品安全日期後面的代號是「K」代表是福島產、「Oi」是櫪木產、「Z」是千葉產、「A」是群馬產、「T」是茨城產,然而據日本法規規定,同一食品業者如果有好幾個製造廠,就必須在食品上用「固有記號」標記出是哪個廠製造的,而網路傳聞指的「代碼」指的應該就是「固有記號」。

也因此,如果在食品上看到K、Oi、Z、A、T等代碼,不一定就代表是核災地區的食品,這是因為每個業者都有一套自己的代碼,同一個代碼並不能一體適用到所有食品身上。

舉例來說,同樣標示代碼「K」的泡麵,對於A業者而言,可能代表福島廠製造的,但對於B業者而言,則可能是北海道廠製造的。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不過,儘管如此,國人還是希望可以盡量避免,這使得清楚標明產地就非常重要了。換言之,國人不管是出國旅遊、還是在國內,最好能在購買產品前能看懂縣市的代碼,只是由於一間公司可能有多間工廠,所以要看製造所記號才知道是在日本哪個縣市分工廠生產的。

聰明三招 防誤吃核災食品_img_1

首先,可以登上日本的「製造所固有記号」網站,再比對包裝上的製造者搜尋。再來就是找到相關食品的「製造所固有記号」,最後是核對包裝賞味期限,旁邊的「製造所固有記号」,就可以知道,製造所的所在位置。如果看不懂、查不到,可詢問台灣代理進口的業者或撥打食藥署諮詢專線(02-2787-8200)詢問。

「固有記號」多半會標示在「有效日期旁邊或下方」(例:2015.07.26/T)或是「日本製造商名稱旁邊」(例:某某株式會社BLT),民眾可在食品的盒裝、瓶身、瓶蓋上的日文中字找找,有可能是數字、英文字,也可能是多個英文字組成。

聰明三招 防誤吃核災食品_img_2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食品輸台前,都得在邊境報驗並提供產地、輻射物質檢驗,還得貼上中文標籤標示產地才可合法進口,但近年很多人會自行到國外買食品回台,透過網路管道以代購等名義販售,就是俗稱的「水貨」,這些都是違法行為,賣家恐面臨3萬到300萬元罰鍰。

如何分辨是不是水貨?專家表示,凡是「沒有中文標示」的都有問題,千萬別買,除了農產品可用立牌標示產地外,包裝食品如零食、泡麵等等都要依法以中文標示產地、熱量、內容物等內容。

聰明三招 防誤吃核災食品_img_3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