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蘇格蘭的市區,城堡建築是共同的街景。但若稍微留心觀察,不難發現這些城堡除了大小、外型不同之外,還有一些殊異之處;有些城堡外表烏黑斑駁,有些即看來潔淨新亮;還有些城堡外牆搭起了高高的鷹架,似乎正在整修當中。
這是蘇格蘭對城堡的翻新計畫。
蘇格蘭城堡眾多,有四、五百年歷史的古老城堡,也有興建至今約一百年的「年輕城堡」。由於過去是大英帝國的工業後盾,重工業盛行,在長年的汙染之下,許多城堡建築都蒙上一層灰黑塵垢。如今為了整頓市容,又要兼顧城堡的歷史文化價值,蘇格蘭政府每年都編列經費,分階段清洗城堡,所以有不少城堡外表新舊並列的景象。
這些城堡年代一久,安全問題就堪慮,而且很多蘇格蘭人的住家就在城堡內。因此,蘇格蘭政府定期檢查城堡的結構安全,對於有需要整修補強的城堡,便在不影響城堡外觀的原則下,進行整修工程。
重塑文化形象
為城堡做維修工作,除了求市容美觀,也是城市塑造形象的展現手法之一,格拉斯哥市就是一例。
曾握有全球造船業一半產量的格市,是個典型的煙囪工業城。一世紀以前,還因當時所有的城堡外牆都滿布被工廠烏煙薰黑的斑痕,只得在城市的另一區興建新建築物,可以想見汙染之嚴重。在格市決定轉型為文化城後,便開始積極去除工業遺害,重塑文化形象。
格市政府從一九八0年開始,以平均每平方公尺花費七十五到一百英鎊(約合三千到四千元新台幣)的成本,為城堡「整容」;用化學方法清洗烏黑的外牆、修飾外觀、整理邊溝,使市容頓時奐然一新。 另一方面,格市也大力爭取蘇格蘭國家管絃樂團、國家芭蕾舞團的總部設在這裡,增添文化氣息。現在,格市每年可以排出四十九個星期的文藝活動,連國家畫廊也考慮搬遷來此。
這些努力終於使格市榮膺「一九九0歐洲文化之都」的頭銜,雖然每年都有一個歐洲城市可得此榮耀,但格市以一個曾飽受汙染的工業城脫穎而出,甚至壓過鄰近素以文化城著稱的愛丁堡,仍然使許多人跌破眼鏡。也有心往文化城發展的工業都市伯明罕,就以格市為學習榜樣。
重建格市所展現的決心,至今仍為許多蘇格蘭人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