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終身雇用制說再見,豐田式管理又有新創舉。
揚棄日本企業的傳統包袱,豐田汽車繼「看板式零庫存管理」後,首創「專業人士約聘制度」,再度改寫日本管理模式。
「只重表現,不看年資,這是美式管理的作法。」MMS國際學院一位經濟學家觀察。八0年代,日本儼然是全球的經營之神;尊重年資、終身雇用,被認為是錦囊法寶,一方面提供公司穩定的人力資源,同時給予員工工作的安全感,這是勞資雙贏的良性互動。
良策成沈痾
時空轉換,經濟蕭條使過去的良策成了今日的沈痾。一大堆忠心耿耿的員工,反而帶給公司冗員囤積的壓力,許多企業已然驚覺,年資不是能力的保證書,而是進步的障礙。最近日本三菱銀行的一項研究便指出,終身雇用制造成勞動人口老化,拖垮全日本的勞動生產力。
處在內憂(國內景氣不佳)外患(國外市場競爭)的夾擊下,豐田汽車坦言,「終身雇用制」已是一個昂貴的負擔,突破傳統的人才招募方式,是公司亟思改革的手段。
忠誠度擺一邊,「術業有專攻」才是豐田的最愛。這群一年一聘(最多五年)的專業人士,大都三十出頭,身懷汽車或工業設計的絕技,他們不需朝九晚五,可以彈性上班,不需事事請示長官,也不用每天報告工作進度,一般員工的工作準則,他們都可以不遵守。
這一批空降部隊,不僅得享工作自由,敘薪還遠比同級的同事高,展現了豐田唯才是用的決心。
以豐田內部員工的平均值做比較;三十四、五歲的白領階級,服務滿十三、四年,年收入是六萬一千二百九十美元。相較之下,這批以能力取勝的專業人士,頭年起薪就有九萬美元,比蹲了十三、四年的人多出近三萬美元,而且若是表現良好,隔年的調薪幅度可達百分之百,資深員工只有乾瞪眼的分。
豐田此舉明白揭示,年資已不是工作的護身符,忠誠度在這個高度競爭的時代已經不吃香了。
專業人才的約聘制度將先適用於創意性高的設計部門,初期只占新進員工的一0%,最終希望各個部門的白領階級皆能以此方式聘用,減少公司成本。因為專業人士雖然薪水高,公司卻不負擔保險和退休金的福利。
其他企業跟風
除了豐田的大刀闊斧,其他日本公司也開始對「終身雇用制」動手腳。今年一月起,日產汽車鼓勵四十五歲以上的員工自動離職,領到的退休金和六十歲退休時一樣多,藉此替公司組織瘦身。
事實上,不只公司不耐,日本勞工也厭倦了對同一家公司終生效忠。去年Alps Electric希望四百名經理接受早退計畫,結果有八百三十名經理熱烈響應。
過去十年,豐田式管理一向開風氣之先,此次推動辦公室的專業革命,依據跟風傳統,日本企業的新公司文化隱然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