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內首家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主辦的「眾力時代:亞洲國際群募集資年會」,於10月9日在三創生活園區1樓、5樓、11樓和12樓盛大舉行。
這場台灣首辦、亞洲最大的年會,10月9日至17日為眾力世界情境互動展覽;10月15、16日兩天,則廣邀國內、美國、中國大陸、日本、菲律賓的講者,分享群眾集資的經驗與故事。
群眾集資,自2008年在網路世界蓬勃發展,是集結群眾來成就改變的力量。每個提案者都能將自己的計畫,刊登在群眾集資平台,向大眾宣傳、解釋,透過贊助者支持,專案有機會「夢想成真」。
這次舉辦年會,貝殼放大共同創辦人林大涵指出,有的人雖然聽過群眾集資,卻沒有真正接觸過,「透過展覽,讓大家能親眼看到那些東西。」
同時,去年開始,有些群眾募資計畫無法實踐,成為負面例子,林大涵認為,如果能讓民眾見到不同產品,應該能創造更多感覺,因此貝殼放大決定舉辦看得到、摸得著的展覽。
(圖:貝殼放大共同創辦人林大涵向參觀民眾導覽解說)
論壇則廣邀來自美國、日本、菲律賓等國的講者,不只談群眾集資的成功經驗,還細分為創作、設計、社會服務等領域,探究群眾集資能為各領域創造的力量,「想做群眾集資的人都可以聽,覺得群眾集資和自己產業有關聯的人,也可以做連結。」
眾力世界情境互動展覽展場在三創生活園區12樓,匯集國內外超過200件產品,1/3來自國外,2/3來自國內。特別的是,因為是屬於群眾集資的展覽,不只展出由貝殼放大扶植的產品,還包括在其他平台、獨立集資的案例。
展覽分成自由迴廊、臥室、客廳、通勤、辦公室、酒吧、書房和廣場八大情境,一切都從手持燈泡的自由女神開始,林大涵笑稱:「你一定知道自由女神,但你可能不知道她是群眾集資來的。」
自由迴廊分類廣泛,有公民、環境、公益、媒體、藝術等十個議題,挑選一般人知道、卻不清楚是由群眾集資誕生的產品,「希望讓大家了解,群眾集資能做到這些事,」林大涵說。
此外,大部分專案不能歸類在單一領域,像是太陽花學運攝影集,可能同屬公民、媒體或藝術,值得觀展者細細品味。
離開自由迴廊後,走進以人的一天為思考原則的七大情境,探究未來生活的樣貌。
或許早上七點從臥室起床,需要一支純天然的「竹牙刷」,接著在客廳喝一杯鮮乳坊直送的小農鮮奶,又或者在辦公室工作時,用「CZUR智慧掃描器」掃描公事所需的物品、資料。所有展品都由群眾集資產生。
林大涵提到,展覽的精神是「體驗」,鼓勵碰觸、鼓勵配戴,藉此感受展品已經真的被完成;甚至酒吧區在展期還會準備少量食物、飲品,供民眾嘗鮮。
林大涵也預告論壇的堅強陣容。中國大陸的「沿海石屋」共同創建人王科,會分享興建民宿的群眾集資經驗,讓大家了解「開店式群眾集資」,不只有出錢住宿的選擇,還能成為共建人,在獲利後取得分紅。美國的Solar Puff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Alice Min Soo Chun,看見許多貧困國家孩子,因使用煤氣燈造成健康受損,因此設計環保輕便的Solar Puff,讓孩子能在健康的光源下成長,發揮群眾集資對社會的影響力。
國際論壇將於三創生活園區5樓舉行。
相關資訊/眾力時代:亞洲國際群募集資年會
日期|2016/10/09 SUN. - 10/17 MON.
時間|11:00 – 21:00
地點|三創生活園區 12 樓
活動網站:眾力時代:亞洲國際群募集資年會
(照片提供:貝殼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