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長照2.0版上路 財源從哪來?

新政府上台 保險制改稅收制

林惠君
user

林惠君

2016-08-16

瀏覽數 48,300+

長照2.0版上路 財源從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長照2.0版將上路,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日前率領團隊下鄉宣導新政府的重大政策。台灣人口老化較歐美國家快,也比鄰近的日韓來得快,長照2.0版擴大照護人數及服務項目固然好,但最重要的財源問題從保險制改為稅收制,學者憂心財源不足,如果步上日本後塵,因稅收不足改為保險制,「反而民怨更大!」因此,如果財源沒解決,縱使編織完善的照護網,恐怕也會面臨巧婦無米可炊的窘境。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有多快?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人口推計中,台灣將在2018年步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比例14%),但短短7年,即到了2025年,老年人口的占比就會來到20%,也就是每5位人民中,就有1位是65歲以上的老人家,即為「超高齡社會」。

面臨老化速度快的社會,新政府推出的長照2.0版,特色是要讓民眾「找的到」「看的到」「用的到」,服務項目也加以擴大、彈性、整合及創新,並擴大長照的對象,推估明年服務對象從51萬餘人擴大到73萬8000多人,增加超過4成。

不過,萬事俱備,如果欠了東風,還能使得上力嗎?因此,長照的財源問題,還是外界比較關心。馬政府原本以保險制度概念,由政府、雇主、個人三方分擔,每年長照經費約1100億元,自2018開始實施;新政府上任後,改弦易轍,研擬從調高遺贈稅、營業稅率等稅收當作財源,每年從指定稅收編列經費約300億元。

到底每年要有多少錢才夠?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指出,不管財源是用稅收或保險制,如果政府每年只有編列300多億元的預算是遠遠不夠。以德國為例,長照費用約占全民健保費用的1/5,台灣換算下來約需1200億元,或者以其他國家是占GDP(國內生產毛額)的1.5%來看,換算下來台灣也要2000多億元。

那麼,長照財源從保險制改為稅收制,又會面臨什麼問題?

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謝明瑞表示,長照稅收制以賦稅解決長照問題,必須考慮稅源是否充足、是否確保服務連續性及行政管理難以負荷,甚至是財政排擠效應等問題。

舉例來說,遇到景氣不佳,提高營業稅率是否適當?遺贈稅大部分稅收是分配給地方政府,提高遺贈稅率是否可解決長照財源?再者,如果稅收不足,是否面臨另外加稅的問題。

黃耀輝直言,北歐有些國家長照財源採稅收制是因為稅賦高,人民從搖籃到墳墓都由政府照顧,但台灣租稅負擔率不到GDP的13%,人民不喜歡加稅,國內沒有條件像社會福利國家一樣從稅收支應長照財源。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謝明瑞提出建議,長期保險制具有穩固的財務支持,及財源充足性的特性,雖保險制分配效果不佳,且雇主恐將負擔轉嫁給勞工,惟世界許多國家均已採用,像是德國、日本、韓國等長照服務體系建置相對完整的國家均推動保險制度為主,國內也規劃多年,不宜輕率放棄。

另外,黃耀輝舉日本長照為例,原本是採稅收制,因稅收不足,改為保險制,反而引起民怨,他認為,國內應該要採保險制,以免重蹈日本覆轍。

因此,新政府下鄉對民眾說明長照2.0政策,立意甚佳,但是否也該坦誠以告財源如何支應,畢竟「錢雖不是萬能,但沒錢可是萬萬不能」。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