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SB認證,區分「培養主管」還是「培養專家」
為提升社會大眾對商管專業教育之信任度,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延攬美國、香港、新加坡及大陸等地國際級知名華裔教授,並由「臺灣管理學大師─許士軍教授」主導,推動「華文商管學院認證」(Accreditation of Chinese Collegiate School of Business, ACCSB),並於2013年8月正式獲得教育部認可為「國內專業評鑑機構」。堪稱近幾年國內高等教育中,翻轉傳統商管教育之重大推手。
ACCSB認證中心認為國內商管專業教育除了傳遞專業知識以外,更應重視「管理能力」之培育,並能明確區分「管理教育(MBA)」及「專家教育(MS)」之差異。學校之教學內容則應兼顧正式與非正式之課程;教師研究主題則不應只鑽研理論,而應針對產業問題兼顧學理研究與產業之應用。另外,商管學院應擺脫過去系所本位主義的現象,積極推動全院組織、課程、師資及資源之整合,視商管學院各系為一體,提高商管學院之競爭力與對人力市場的適應力。
參與ACCSB認證,引進外部專家意見、落實教學品保
商管學院在面臨未來競爭環境之壓力下,有心的學校已選擇申請各項專業認證,如ACCSB認證、AACSB認證及EQUIS認證,而其中只有ACCSB認證有長達2至3年的外部專家輔導期。ACCSB認證中心周逸衡執行長表示,透過「ACCSB認證」可借助外部專家量身訂作之專業輔導建議,督促商管學院提升專業教育之品質,建立內部改革共識,並由ACCSB認證中心作為品質保證機構,促使外界認知該商管學院穩定之進步與成長。
通過認證之12校13院,針對產業需要、持續精進教育品質
自2012年臺灣ACCSB元年開始,截至2016年6月為止,國內已有12間大學、13所商管學院陸續通過ACCSB認證(詳細清單如下),這些學校經過2-3年的輔導改善,有別於未參與認證之學校,其教育目標、核心能力及教育內容,更能明確呼應產業所需之人才,如:課程設計以學生未來職場需要為導向,強化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之組合;教學內容逐步導入產業所需之專業知識;教師不再強調研究導向,更強調產學合作、解決實務問題;擬定畢業生之核心能力檢核機制、確保學生學習成效等等,期望培養更多產業合用之人才。
ACCSB認證網站http://www.management.org.tw/business.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