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李宗盛-譜歌時代情緒

楊孟瑜
user

楊孟瑜

1994-01-15

瀏覽數 17,000+

李宗盛-譜歌時代情緒
 

本文出自 1994 / 2月號雜誌 第092期遠見雜誌

就像個領導品牌。掛上「李宗盛」名字的流行樂曲,在這時代風行草偃。

李宗盛的筆鋒過處,印證現代人的情意趨向。市井小民喜歡唱他寫的:「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想要飛卸飛也飛不高」;中產階級心儀他的凡人歌:「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閒」;心思敏感的都會女子則愛輕吟他那首:「有些事情你現在不必問,有些人你永遠不必等。」

付出「極大」努力

少有創作者能如李宗盛這般,細膩掌握社會各階層的性格與情緒,並用精緻的樂曲製作表露無遺。曾有人形容,要知道八0年代到九0年代台灣大眾的心情,就去聽李宗盛的歌。

他的作品常突破暢銷佳績,或令人傳頌一時,尤其突出的是,通俗與品質、市場走向與文化取向,皆能在其中尋得匯流點。如此的努力與成績,使李宗盛自己,也使台灣流行樂壇近十年來不斷躍升。

「他用了極大的努力,使流行音樂品質提高。」磨岩文化總經理張培仁強調李宗盛付出「極大」,他們二人在滾石唱片是多年伙伴。

一九八六年,李宗盛攜同女歌手潘越雲到美國錄製「舊愛新歡」專輯,這是國內首度有唱片製作人遠渡重洋,赴流行文化重鎮觀摩及完成作品。自此源源引進新的製作觀念、錄音技術、編曲人才,「讓我們知道,如何去專業地完成一張唱片。」流行音樂評論者翁嘉銘指出。

非音樂科班出身的李宗盛,都把專業影響在音樂圈擴散。一九八八年製作「情字這條路」台語專輯,賦予台語歌曲新的技巧和個性,使其跳脫以往多半悲苦俗艷的層次,他 這番努力被視為新台語歌的濫傷,激發往後陳明章、林強等佳作;一九九0年,他寫給陳淑樺唱的「夢醒時分」,更使台灣唱片業第一次驚覺,在這小島上竟有銷售超過八十萬張,甚至進逼百萬張的聽歌人口潛力。

迭迭為流行樂壇立下標竿,常帶一臉憨笑,混合著天才頑童和踏實男人形象的李宗盛,也為這一代年輕人立下「只要努力以赴,搞音樂也能出人頭地」的典範。

引領流行樂壇風騷

「我書讀得不多,」在訪談中,李宗盛常謙於自己的學歷,「但我很認真地看待自己所做的行業和事清。」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工專念了七年依然沒拿到文憑,曾蟄居家中的瓦斯行幫人送瓦斯;青澀歲月中的李宗盛,於聆聽民歌演唱會時發現「音樂,是自己可以做的事」。他組成木吉他合唱團參加金韻獎,加入民歌手行列;當許多同伴奔走彈唱於各餐廳時,他已先立志要做唱片製作人,到處學習、去錄音室觀摩;民國七十一年,鄭怡專輯「小雨來的正是時候」製作人侯德健遠走大陸,唱片公司找上李宗盛頂替,他掌握機會,力顯才華,隨即嶄露頭角。

當民歌式微,他抬起香火,延續那股年輕人唱自己歌曲的熱忱,跨越知識分子與流行樂曲間的鴻溝,把音樂的雅俗共賞發揮得淋漓盡致。

十年前他進入滾石唱片,挾著豐沛的創作力,直指現代情境的口語化詞曲,以及幾近不眠不休的貫注工作,一路引領流行樂壇風騷至今。

「現在動聽的歌很多,深刻的都很少;我投注一生精華時間,只希望在人們心裡留下些什麼。」這些話摘自李宗盛手稿。這位三十六歲、人稱「大哥」的人物,常會把所銎珝P隨手記錄,有的化為暢銷詞曲,有的則成為其自我的激勵,例如以下這行:「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贏過別人不重要,要知道如何超越自己。」

不斷地提升思慮和視野,顯然是凝塑出今日李宗盛佳績的動力。

他坦承求學過程中常受到否定、質疑,走人音樂世界,初始是興趣,也是他僅有的工作,但漸漸地化為一種理想。「我不停地問自己:「李宗盛,你為什麼做這事情?這事情更深的意義是什麼?對整個台灣音樂發展,有什麼可以做的?」」新舊年交替之際,在為遠行前的演唱會調養生息的李宗盛,如此檢視一路行來的軌跡。

這般的思索,使他尋得名利之外更高的人生目標和工作哲學,學習「用更大的眼光和胸懷去看未來。」他說。

暫別台北體察未來

收斂起嚴肅的思緒,李宗盛的感情豐富敏銳素為樂壇人士熟悉。曾有合作經驗的「真言社」負責人倪重華描述,李宗盛會碰到人就熱情分享;「哈囉,我剛剛寫完一首歌。」然後就著一張爛紙唱給對方聽。

好友張培仁則以「大象」來形容李宗盛的踏實、固執、咬緊牙關做。即使已身為知名製作人和公司副總經理,三年前他買了大批的鍵盤樂器回家,苦練自己未曾學過的鋼琴。「看李宗盛寫字就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張培仁邊學邊說,「像刻鋼版一樣,一個字一個字用心寫出,寫完就改不了。」

寫盡了這時代台灣芸芸眾生的心思意念。李宗盛在九四年最為人注目的是將暫別台北,遠行異鄉。就近處看,他是不想一味重覆自己,需要抽身出來,重新檢視人生;就遠處看,他已意識到亞洲音樂環境的變化(如大陸市場增加台灣的腹地和挑戰),以及世界音樂潮流的刺激(台灣唱片業已納入國際性公司,進入全球網路),他必須去體察未來長路。他帶著自我期許說道:「西方透過音樂影響了我們幾十年,現在歷史給中國人機會,不努力去做,就太對不起歷史了。」

譜寫「遠行」,李宗盛這次不是以作品,而是以自己,親身驗證這時代的嬗變。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