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留下一頁真實的歷史紀錄

郝柏村
user

郝柏村

1993-11-15

瀏覽數 10,750+

留下一頁真實的歷史紀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3 / 12月號雜誌 第090期遠見雜誌

序留下一頁真實的歷史紀錄寫在「無愧」出版時

(一)我沒有想到會以文職卸任,也沒有想到,在今年三月退職之後,會立刻接受遠見雜誌總編輯王力行女士的建議,很用心地來敘述這三年在行政院所做的工作。

近幾年來,在省籍情結與統獨情結的挑撥與爭論申,黑白可以被顛倒、是非可以被扭曲,原則可以被放棄。人物可以被抹黑,在這大是大非混沌不清的時局中必須留下真實的歷史紀錄,這是我接受王女士建議的主要動機。

目前一個令人痛心的現象是:社會愈開放,「真實」居然愈難得。面對這種畸形現象,我們不應當再保持傳統上卸職之後清高的沈默,而應當善意而又理性地把一些自己的體認忠實地給公眾做一交代。

(二)我堅信政者正也,政治絕非高明的權術或騙術,政治人物無我無私的抱負與奉獻犧牲的誠信,是政治家與政客的分野。我自信還不夠做政治家,但絕不做政客,政治權位是用來為國家社會服務的,嘗我體察到我不能再為人民服務時,我決定放棄權位。

我離職前後,支持我的海內外各方人士,自動自發她舉行各種活動,希望我留任,從遊行請願到簽名致意,使我萬分感動,我益發有責任應把事實真相告訴支持我的同胞,也許他們對我並非政冶逃兵的辭職能加以諒解。

(三)因此,在敘述中最重要的耍求是「真實」。在這一個要求下,我討論自己的施政理念、施政過程中對重大政策的推行、遭遇到的重大阻力,以及對今後國家前途的展望。我所要強調的是從這些經驗中--包括不和諧的經驗,或能增進今後全民的共識、政府的效率,以及社會的安定。

根據我的體認,三年來,台灣地區民主政治的速度變得很快,但民主政治的品質令人憂心。我們知道,今天沒有人能以槍彈來取得政權;但我們還不知道如何能有效地防範銀彈來贏得選舉。

率直地提出這些觀察或許是一個退休的政治人物對國家與人民所做的最後貢獻。

(四)令我感動的是,在院長任內,去馬祖、去金門、去澎湖、去台灣每一個角落,舉行一萬人次以上基層幹部座談,鼓吹發揮四十年前便當精神,都受到了當地民眾熱烈的歡迎;卸職之後,在洛杉磯,休士頓、紐約,也都同樣受到了當地僑胞與學人的熱烈歡迎。我的推斷,他們所歡迎的,絕不是我的職位,可能是我一貫的言行;在做事上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做人上,寧為平民,不為政客;在國家重大政策上,堅持大是大非;在民族前途上,主張一個中國。

(五)自今年三月初開始,我每周抽出幾個上午,根據我的日記及其他資料,同王總編輯敘述在行政院三年九個月的經歷。我們的敘談達四十次以上,這些談話就變成了她撰述本書的素材。我無意褒貶任何一位一政治人物,更不會為自己辯護。從這些真實的敘述中,王總編輯完全自主獨立地來撰述這本書。

由於職務的關係,我一生不便接近媒體。直到五年前,在參謀總長任內,第一次接受了媒體的訪問,當時訪問我的,就是現在寫這本書的遠見雜誌王總編輯,相信在她高度的專業素養及鍥而不捨的努力之下,本書兼具正確性與可讀性。

(六)我堅信民主政治是治國之大道,近三年行政院長任內,無不時時刻刻推動實踐。這三年也是中華民國民主政治更上重要的關鍵,我總希望,凡政治人物應以理、以德、以才服人,才令人心悅誠服,而非以權、以術、以利攏絡為用。身為軍人,我與任何政治人物沒有個人的恩怨與衝突,但深信民至的理念必建立在大公無私的領導上,以及尊重法治的精神中。

戰場有勝負,政海有浮沈、在歷史的長河中,個人一時的進退與榮辱,就如滄海之一粟。檢驗自已一生,最重要的是: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當我是軍人時,為了國家生存,我曾流血流汗;

當我是文人時,為了人民福祉,我曾費心費力。

回顧從大陸到台灣,從治軍到從政的半世紀公務生涯,在每一個工作崗位上,我都盡了所有的心力,捫心自問,無悔更無愧。

理想的黨主席

郝柏村對國民黨理念的忠誠;便得不少支持者對他寄予更大期望,甚至推擁他在十四全中競選黨主席。這種熱情尤其在他赴海外時達到沸點。

八十二年七月初他赴芝加哥出席國建會,一批不遠千里開車而來的黨代表,即力圖說服郝資政競選黨主席。他婉謝了他們的盛情,卻也使他認真地思考做為一個黨主席的條件。

親身參與國民黨近一甲子,從大陸轉到台灣;在郝柏村的理想中,今天的國民黨主席應具備:

--大公無私,全心投入黨的革新與重建。

--要以民主、開放的領導方式,推展黨務。

--要凝聚共織,推動重要政治理念;

.全力建設台灣,便其成為三民主義模範省,並做為未來中國發展的模式。

.匯聚海內外力量,壯大台灣,轉變大陸。

.在一個中國原則下,追求民主、均富與統一的中國。

--黨主席對人事的安排要公平,對黨的財務收支要公開;人才遴選以品德、才能為最重要標準。

--黨主席任期以一任為宜對重大選舉、之成敗應負全責。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