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丹麥女孩》:當別人不認同,更要勇敢做自己!

艾迪瑞德曼經典詮釋:女性靈魂活在男性身軀的覺悟

魯皓平
user

魯皓平

2016-01-30

瀏覽數 95,500+

《丹麥女孩》:當別人不認同,更要勇敢做自己!
 

在現代社會開放、自由的風氣之下,同性戀早已不是一個令人難以啟齒的話題,特別是在歐美等西方國家,性別平等是個天經地義、完全不會有他人質疑的現象。我們能自由戀愛、大膽追求屬於自身的幸福,相對從前來說,肯定是無比難得的希望。

在20世紀初期,那時的性別觀念還處於非常保守、桎梏的環境,「同性戀」「雙性戀」「變性」等問題根本沒人敢說出口,只能抑鬱的悶在心裡,接受世俗的安排和相戀,以一種「完成任務」的模式,默默度過一生。他們甚至不知道、也不敢面對潛藏在內心中的感情現實。

畢竟,在那個年代如果承認這個事實,只會被當成精神病、人格分裂等病症處治。

《丹麥女孩》:當別人不認同,更要勇敢做自己!_img_1

1882年,埃納韋格納(Einar Wegener)誕生於丹麥,長大後投身藝術界,是業界小有名氣的風景畫家,帥氣的外型和優秀的藝術天份,很快就讓他結識另一半戈爾達(Gerda Wegener),兩人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丹麥女孩》:當別人不認同,更要勇敢做自己!_img_2

戈爾達也是個畫家,以畫人物肖像著名,在缺少女性模特兒的時候,埃納韋格納會身著女裝,並化名莉莉艾爾伯(Lili Elbe)以協助妻子作畫,就在這男伴女裝的過程,莉莉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化學反應,她覺得自己就是女性、認為有個女孩住在其內心,甚至,她再也無法用男性的外型來面對自己。

他,是歷史上第一個變性人;她,也勇敢面對自己的人生。

這樣一個傳奇的故事,被改編為電影《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由奧斯卡影帝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與好萊塢新星艾莉西亞薇坎德(Alicia Vikander)、班維蕭(Ben Whishaw)飾演,完美的演員陣容,勾勒整部片最令人引以為傲的情操與精神。

艾迪瑞德曼過去曾在《愛的萬物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奪得奧斯卡影帝,帥氣的外型和精湛的演技,演活了大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也讓人驚艷他挺拔外貌中蘊含的嬌柔魅力。

《丹麥女孩》:當別人不認同,更要勇敢做自己!_img_3

這次,他在《丹麥女孩》中之女人形象,更深深揣摩出跨時代女性的堅毅與勇氣,那種超越的性別藩籬的深度,不只比女人還女人,細膩的內心轉變和衝擊,都可以在細微末節的神情、肢體、語調中透露,十分發人深省。

為了詮釋一個「女性靈魂活在男性身軀」的情感,導演湯姆霍伯(Tom Hooper)運用非常多鏡頭運鏡來表述「埃納」到「莉莉」之間的轉折,包含穿上女裝後對洋裝的憧憬、身著內衣而綻放的女人心境,或穿上男裝卻不自覺厭惡與排斥,以及漸漸無法與妻子行房的事實等──導演用一幕幕不同的情感,激盪出內心最深刻的火花。

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艾莉西亞薇坎德所詮釋的戈爾達,更代表那個時代女性的包容和偉大。試著想想,當妳的丈夫在結婚多年後逐漸轉性,變成了另一個女人,妳會選擇接受、支持,還是憤而難過離婚?

《丹麥女孩》:當別人不認同,更要勇敢做自己!_img_4

一開始,戈爾達自然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甚至禁止丈夫再用女裝的樣貌打扮,只怕那是短時間的錯亂,讓丈夫誤以為自己是女性;不過,在發現丈夫所堅持,以及認為身為女人的事實時,戈爾達轉而接受,也支持丈夫變性手術的行為。

這看似簡單的轉折,背後所牽涉的煎熬是你我難以想像的激烈,隨著電影的牽動,觀眾內心就彷彿被這對夫妻的情緒激盪起伏。

特別是在那個民風傳統、保守的時代,敏感議題就是種罪惡。從不解、難過、氣憤,到接受、了解、鼓勵,包容心態成就這對真正的模範夫妻,更由夫妻的情感,昇華為無話不談的至親。

這部電影非常成功,成功到令人痛哭流涕,卻又在感念之間幻化為驚喜,那種真正為自身性別、性向努力的過程,令人同情又感慨。

《丹麥女孩》:當別人不認同,更要勇敢做自己!_img_5

身處現代的我們,恐怕難以想像100年前的社會氛圍和輿論壓力,畢竟,就連現在的台灣,還是有許多人無法接受同性戀的存在。

全片完美描述了莉莉的一生,那起承轉合的完美與脈絡,交織出內心變化最深刻的感動。不管你是不是同性戀,或是討不討厭同性戀,都應該進戲院感受,絕對不會對這濃厚的情感感到失望。

《丹麥女孩》:當別人不認同,更要勇敢做自己!_img_6

《丹麥女孩》:當別人不認同,更要勇敢做自己!_img_7

(劇照提供:環球影片)

延伸閱讀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數位專題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13項入圍成了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以11項入圍居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