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絕對不是靠爸!蘇巧慧要用實力贏得民心

新立院、新氣象,40歲以下年輕立委專訪(3)

魯皓平
user

魯皓平

2016-01-21

瀏覽數 31,250+

絕對不是靠爸!蘇巧慧要用實力贏得民心
 

1976年,在那個台灣政治的轉捩點、戒嚴時代邁入尾聲的年代,蘇巧慧誕生於一個屏東鄉間純樸溫馨的家庭。她的父親是蘇貞昌,一個平凡的執業律師,在當年美麗島事件下,挺身而出為被定罪為叛亂的朋友辯護,從此開啟了從政之路,積極為人權、民主發聲。

當年才3歲的蘇巧慧,從小便看著爸爸對於公共事務的努力與奮鬥,當時的白色恐怖等事件,對她來說不只是活生生的歷史,而是實際參與的震撼。

她很佩服爸爸在高壓統治、審判不公的環境下挺身而出的情操,特別是在下班後,爸爸總是會與她分享問政心得,也就是在那時,一股改革、行動的力量正一點一滴的在她幼小心中萌芽。

自幼耳濡目染 體認政治是正面力量

從小,在爸爸還在當省議員時,蘇巧慧就經常看著許多民眾登門求助。她負責遞茶水,也看著眾人哭喪著進門,但又微笑、充滿希望的離開。

「如果想要改變這個社會,就要實際去參與,政治的影響深遠,它是可以改善生活、推動國家往前走的正面力量。」蘇巧慧很有自信的說。

絕對不是靠爸!蘇巧慧要用實力贏得民心_img_1

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下,蘇巧慧積極向學,不僅考上了台大法律系,還在美國波士頓大學法律系及賓州大學法律系獲得雙碩士學位,主修國際關係與公投法。她坦言,如果不是因為懷孕中斷學業,肯定會繼續攻讀博士。

法律對她而言,是形成進步觀念的制度面變革利器。

後來,她擔任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深刻了解台灣教育制度上普遍面臨的嚴重問題,多年下來,她驚覺,單靠基金會的力量是不夠的,所以才決心投身立委,用更大的影響力激起改革。

爸爸是助力 也是壓力

雖然在如此豐沛、完整的學歷與經歷下,蘇巧慧還是不斷被人貼上「靠爸」的標籤,她說,「歡迎大家用最嚴格的標準來檢視我。」

談到和爸爸的關係,蘇巧慧覺得那是「助力」,也是個「壓力」。助力是,她能夠在短時間拉近和民眾的關係、打開知名度;但同時,民眾也會期盼她能做出什麼實質政策、能不能跟爸爸一樣厲害,因此,博得鄉親認同,做出表率,是她正積極努力的目標。

特別是在當選後,謝票時看著支持者開心的眼神,她更覺得不能辜負大家期望。

【會員限定活動】護國神山怎麼造?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背後的賭注!

絕對不是靠爸!蘇巧慧要用實力贏得民心_img_2

蘇巧慧堅定地說,區域立法委員有兩個身分,一個是為地方,一個是為國家。基本的地方建設如捷運萬大樹林線、三鶯線工程、鐵路地下化等是她應做的本分,但未來應該積極推動的教育、長照、托育等改革,更是全面的改變。

發揮基金會所長 教育改革不能等

她點出目前台灣教育面臨的問題:年輕人不敢生、怕生了以後沒人照顧,若加速幼托公共化,能減輕年輕人負擔、並同時讓幼兒教育能真正扎根。

高等教育要改革,12年國教出發點是好的,但卻沒有真正的「適性揚才」,許多孩子都綁在一起,沒有依據每個不同孩子的專才,而有適合的發揮的空間。「未來產學合作、產業培育人才非常重要,並要從小紮根。」

此外,大學退場機制、教職員保障、如何留住人才、避免國家財政債留子孫等問題,也是她會去努力的目標。

今年才39歲的蘇巧慧,還算是國會的年輕面孔,但她不認為,年齡是論斷一個人的標準,某些立委被淘汰的真正原因,其實是那個人已經不能獲得民眾信任。

世代立委相互合作 才是對人民好

「無論年輕或資深,只要能夠真實反映人民聲音,就是好立委,」蘇巧慧說,她不贊成所謂的「世代交替」,而是應該讓「世代合作」,「從父親那個年代,讓民主從無到有,而我們應該讓民主從有到好,」相互合作,才是對百姓最好的。

絕對不是靠爸!蘇巧慧要用實力贏得民心_img_3

勝選的關鍵,除了學歷與經歷獲得認同、大環境使然之驅使因素外,勤跑基層也是她會得當選的主因。在競選時期,蘇巧慧挨家挨戶拜訪,了解不同家庭成員的組成,也熟悉不同的生活狀況,她自豪地說,「鶯歌、樹林、新莊西盛等鄰里,只要是在一樓,我幾乎都去過,透過這樣的過程,我實際了解居民們想要的是什麼、關心的是什麼。」

蘇巧慧夢想中的台灣,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貢獻和位置,而立法委員這個角色,就是一個搭舞台的人,從制度面的改變,來讓所有人都有發揮的地方。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大家可以不再只是認識她為「蘇貞昌的女兒」,而是可以大聲喊出她的名字──「蘇巧慧」。

絕對不是靠爸!蘇巧慧要用實力贏得民心_img_4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