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選前,三組總統候選人的民調差異懸殊,大勢已定,使得短兵交接立委選情,相對變得更精彩。
由於藍綠各有基本盤,加上今年國、民兩黨以外政黨,出現百家爭鳴,爭相成為「國會第三勢力」,實力不容小覤,使得多數選區呈現五五波的膠著戰況,白熱化程度更勝總統大選。
而最後的結果,綠營大勝藍軍,民進黨總共拿下68席,國民黨則掉到35席,民進黨獲得過半席次,將主導下一屆的國會運作。時代力量雖然政黨票落區親民黨之後,不分區立委預估2席雖小輸親民黨的3席,但區域立委共上了3席,總共5席立委,本屆國會將躍居第三勢力。
其實,本屆立委選舉,不少選區出現肉搏戰。先從台灣頭——基隆看起。
這次基隆立委,國民黨由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出馬,由於在兩次的首都市長大選,郝龍斌從未吃過敗仗,再加上又是國民黨副主席,被視為是一場輸不起的「面子之戰」。
然而選舉戰將離開京師,原本應該更是勝券在握,孰料,基隆民進黨籍候選人蔡適應,挾著市長林右昌同黨執政的優勢,氣勢如虹,贏面不比郝龍斌小,再加上親民黨參選人劉文雄及民國黨的楊石城瓜分了藍軍選票,讓選前最後一天,郝龍斌還祭出了選台北市長所未曾見過的規格,冒雨在路口拜票,情勢緊繃可想而知。但在票源被瓜分的情況下,郝龍斌最終仍以近一萬票之差敗給了蔡適應。
台北市士林、北投選區,國民黨老將丁守中對上民進黨現任台北市議員吳思瑤,原本國會議員每每評比都拿到A++的丁守中,應該老神在在,但民調數據卻始終無法拉開,再加上吳思瑤打出「年輕世代挺進國會」,加上有台北市長柯文哲和柯文哲前競選總幹事姚立明相挺,讓丁守中不敢掉以輕心,選前請來了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站台,選情激烈不言而喻。然而雖有企業大老站台,丁守中最終仍敗給了吳思瑤,未能繼續連任立委。
台北市老將對上新秀的,亦有中正、萬華選區的國民黨林郁芳和時代力量林昶佐的「雙林之戰」。照理說,精耕地方已久的林郁芳應有絕對優勢,但林昶佐挾著太陽花學運以來的氣勢,不但人氣紅不讓,甚至還屢屢以「台灣搖滾歌手可能挺進國會」為題,登上外媒,選情一路看好,也使得林郁芳神經緊蹦。林昶佐最終也在此區勝出,為時代力量增添一席立委席次。
新北市則以石門、三芝、淡水、八里、林口、泰山選區戰況最值得一看。
當過三次立委國民黨籍的吳育昇,本來擁有牢不可破的基層實力,卻因被對手冠上「馬意立委」的封號,加上年僅27歲的民進黨籍參選人呂孫綾,父親呂子昌為民進黨大老蘇貞昌的子弟兵,擁有龐大的地方人脈,來勢洶洶,讓吳育昇頻頻高喊「選情告急」,但仍舊無力回天。呂孫綾以超過11萬的得票數大勝吳育昇,將以新人之姿前進國會。
新北市另一個戰況激烈的則是金山、萬里、汐止、平溪、瑞芳、雙溪、貢寮選區。國民黨老將李慶華對上的是人氣、聲望皆高的時代力量黨主席黃國昌。黃國昌在太陽花事件,一戰成名,擁有不少年輕選票,而其籌組的時代力量,又極可能成為國、民兩黨以外的第三大黨,勝選機率頗高,亦被視為時代力量能否站穩國會席次的指標區域。選舉結果,黃國昌獲得本區51%的選票,順利擊敗李慶華。
到了桃園,選前最膠著的是第四選區的桃園區。這原本是國民黨票倉,國民黨籍楊麗環當了14年立委,基層實力驚人,但民進黨派出前台鹽董事長鄭寶清,也是強將。由於鄭具有全國性知名度,又打著經濟專業參選,讓楊麗環絲毫不敢掉以輕心。開票後雙方票數一路差距,最終鄭寶清以100多票、不到一個百分點的些微差距險勝楊麗環,為民進黨搶下一席立委。
除了基隆的郝龍斌有輸不起的使命。民進黨在新竹市,亦有類似的情結。已擔任立法院17個會期民進黨黨團總召的柯建銘,對上國民黨籍的鄭正鈐與時代力量的邱顯智,同樣是「面子之爭」,輸不起!從選戰起跑以來,除了蔡英文數度輔選外,柯P亦是大力相挺。最後新竹市仍由柯建銘以一萬多票的差距勝出。
至於大台中,最值得觀察的是沙鹿、龍井、大肚、烏日、霧峰、大里選區。擁有龐大家族勢力的大甲鎮瀾宮顏清標家族,派出兒子顏寬恆代表國民黨參選,但成也家族、敗也家族,在當今「破除派系、家族舊勢力」的聲浪一面倒的狀況下,顏寬恆的家族背景,到底是資源還是包袱,值得觀察。最後顏寬恆仍順利連任,但面對民進黨陳世凱的強力挑戰,僅僅以5千多票險勝。
大台中另一個搶盡全國版面的則是后里、神岡、大雅、潭子選區。代表國民黨參選的楊瓊瓔足足當了17年的立委,擁有堅強的地方口碑,對上洪仲丘的姐姐——時代力量洪慈庸原本應該老神在在。但洪慈庸在洪案事件即擁有全國知名度,而這次選舉又有導演吳念真操刀競選影片,大力相挺,同時民進黨又灌入大量資源輔選,使得打著「汰舊換新」的洪慈庸,聲勢不弱於楊瓊瓔。選舉結果出爐,洪慈庸順利擊敗楊瓊瓔,成為國會新兵。
再往南到高雄。民進黨喊出全壘打的口號,連原本是眷村鐵票區的楠梓、左營選區亦不放過。這使得民進黨籍的劉世芳能否勝選,被視為國民黨眷村鐵票區是否生鏽的指標。最後劉世芳在藍營鐵票區成功勝出,台南市五席立委也全被綠營包辦。
南台灣另外要觀察的則是屏東縣屏東、麟洛、萬丹選區,國民黨候選人王進士,在一片綠油油的屏東連贏了兩屆立委,因此這次民進黨派出副縣長鐘佳濱迎戰,頗有替綠營攻下最後一塊城池的意味。結果原本選情看好的王進士意外落馬,屏東三個立委席次也全由民進黨籍候選人當選。
最後要觀察的指標區則是花蓮選區。在2010年的花蓮立委補選,以及2012年的立委大選,代表國民黨的王廷升皆順利拿下席次,而民進黨籍的蕭美琴,雖然在2010年選舉失利,但從此搬到花蓮深耕基層,實力不容小覷。
最重要的是,王廷升在選戰倒數時刻,獲得花蓮王—縣長傅崐萁輔選支持,民進黨懷著攻下後山的信念,黨主席蔡英文則數度坐陣花蓮造勢,因此,這場選舉被外界以「民進黨主席對上花蓮王」的高規格看待。從選舉結果來看,傅崐萁的加持並未能幫助王廷升拉抬選情,蕭美琴在花蓮以超過6萬的得票數,成功重返立院。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民進黨在席次方面,大有斬獲,成為國會最大黨。唯,國內藍綠惡鬥向來「歹戲拖棚」,不但搞得社會汙煙瘴氣,大傷台灣元氣,許多重要的法案躺死在立法院,多年未能通過,國家因此停擺,也一直是全民對立法效率滿意度非常低的原因。
未來民進黨挾著多數黨優勢,如何終止藍綠惡鬥?及該如何與這次新崛起的第三勢力合縱連橫,肩負著責無旁貸的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