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當台灣被買光光,只剩台積電,該怎麼辦?

尋找下一波明星產業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15-12-18

瀏覽數 144,150+

當台灣被買光光,只剩台積電,該怎麼辦?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這一周,隨著矽品與南茂一夕間宣布紫光入股,IC設計是否該入中資,成為最熱議題。另外,業界已討論一陣的台積電南京廠,在12月7日透過台積電官方正式向投審會遞件,塵埃落定。台灣半導體業,一個個被中資買,只剩台積電,而它還馬上要去大陸設廠,雇大陸員工。台灣輿論,明顯悲觀,台灣真的就這樣了嗎?

事實上,台灣IC設計即將在三年內被大陸超越,不是新聞。早在2013年,就有許多產業分析師預言。那時,筆者也曾親自聽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就此預言笑笑地回應:哪有那麼悲觀?!沒想到才兩年,聯發科已經主動提出和紫光合作的構想,背後原因是迫於市場現實,必須策略結盟以免被邊緣化。

當時,也曾有許多業界人士指出,台灣的半導體業如果沒有人併購,就是慢慢弱化、僵化。就看大家如何面對。今天的確是中資併購,讓許多人不開心。但是美資或歐資來買,難道就證明台灣科技業仍有競爭力?凸顯許多台灣人,就是不願意徹底面對竹科榮光已滅的現實。

筆者最近參加老朋友聚會,有一位老友聽到我主跑高科技產業,馬上很高興地談起,她剛上小學的兒子,很有數理天分,現在正努力幫小孩報名上各種補習班,心中瞄準的方向,就是有一天小孩要念台清交理工科系,去竹科當研發……,幾乎和我們大學畢業時相同,一點都沒變!我只好告訴她,現在半導體業主管,很多不刻意建議小孩得做硬體工程師,因為自己都不敢確定科技業的未來。

幾位做網路相關的朋友,最近都抱怨:矽谷現在看待純粹的半導體製造,幾乎是當家電、紡織等傳產在看。半導體很棒,台灣多年來的明星產業要肯定,但已經是老牌明星了。為什麼台灣人不能多花一點時間看看新興產業?當年發展半導體業時,如果台灣人都抱怨紡織業衰退,不勇於向前看,還能做出這麼多創新嗎?

還有一位早期做IC設計,已經順利退場,現在改做網路公司的竹科老鳥,則感慨說,以前竹科那一波創業潮流,是每天有新公司在談,國際性創投一直湧進,現在才知道年輕時多幸運。但是,他認為現在許多台灣要做的,就是去找下一股新潮流。許多沒像台積電那樣強大的,趕快退場轉向。畢竟,台灣以前也是靠抓對一股新的潮流上來。

至於台積電,絕對有很大機會在未來生存得很好,只是和台灣人想像的不一樣。

根據IC Insight調查機構12月剛公布的全球10大IC設計廠商排行來看,台積電就如本刊六月專題所言,是一間企業對抗一個國家,而且現在氣勢更強。因為,這一年成長爆發性最強的,不是陸廠,而是台積電。

當台灣被買光光,只剩台積電,該怎麼辦?_img_1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同時,這份名單把TSMC與Apple劃入同一個陣營。其實說明了,台積電靠著幫蘋果設計處理器的營收,就能壓過展訊(Spreadtrum),至於華為旗下的海思(HiSilicon Technologies),營收贏過台積電,成長則僅19%,這些台積電開創的成果都不是出自於晶圓製造。

新技術方面,這兩年張忠謀也已喊出物聯網是大未來。種種跡象顯示,台積電很早就意識到要成為這個產業最後、最好的贏家,做了很多準備。早已升級壯大到不只是一個單純的製造商,既然核心競爭力不只在蓋廠製造,在南京擴一個廠,不至於流失太多實力。

但是,因著物聯網、智慧製造、大數據等新發展,台積電已經在徹頭徹尾改變,需要的人才也很有可能不同。許多大陸年輕網路創業家也說,中國要談有世界第一流的科技業、遠遠超越台灣,還太早;但是現在的確有了第一流的環境。

台灣人可能要思考的,不是留住一個台積電或半導體業,而是得發掘能萌生出下一個新產業,能扶植十幾個下世代台積電的環境。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