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耳朵怎麼照顧?語聽系教你用專業協助「聽」的不方便

【遠見 × UrSchool︱學習經驗談】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15-10-30

瀏覽數 25,200+

耳朵怎麼照顧?語聽系教你用專業協助「聽」的不方便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分享人: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聽力組/高子晴學姊

照片提供:高子晴

邀稿、整理: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系/吳弈臻

一、關於我

我是個土生土長台中人,2011年我畢業於私立天主教曉明女中,以指考分發進入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聽力組,2015年畢業並已考取聽力師執照,現在在醫院擔任聽力師。

二、入學經驗

高中讀第三類組時,我最喜歡的科目是英文和物理。過去,我也曾幻想讀材料系,無奈數學和化學常常花了許多時間研讀,卻總是解不出個所以然,更因此感到挫敗。當時考慮理工科系需要更扎實的數理基礎,也沒有花時間多方蒐集資料,再加上我沒有勇氣面對已能預想到進入理工科系學習的吃力,最後還是決定拿著沒有到很喜歡但不排斥的生物,選填三類生物相關科系。由於深諳口袋內的指考分數籌碼,所以志願卡上只填了11個復健相關科系,順著考試分發,來到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聽力組。

三、科系介紹

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分為「語言治療組」與「聽力組」,畢業後可依所讀組別考取「語言治療師」與「聽力師」之國家證照。大一入學時即分組(語言治療組/聽力組)上課,在此著重分享聽力組/聽力師部分。聽力師的服務內容包括聽力與聽覺評估檢查、聽力篩檢、內耳平衡系統的檢查與復健、聽障者的聽能復健,助聽器選配、人工電子耳評估與諮商、聽覺輔助器具之選配與諮詢。

大一修習課程以聽語專業大概念為主(「聽力學」、「溝通障礙」、「言語科學」等導論課程),其他就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通識課;大二延續大一的導論課程,但分得更細一些(例如:「聽力科學」、「耳鼻喉科學」、「語音聲學」等),另外開始安排聽力學與語言治療領域的實習和見習,老師會安排同學分組到實驗室模擬聽力評估與諮商或練習操作檢查儀器,另外我們也到愛心家園觀察、學習語言障礙孩童治療計畫的設計與執行方式。三年級課程為聽力學之專業課程,同時也是課業最繁重的一年,學習內容包含「聽力障礙的評估」、「區別診斷」、「檢查」、「處置與復健」;三下整學期每星期有一天的上午會到學校附近幼兒園進行聽語篩檢,是一個初步活用書本知識的機會也可以接觸到大量的學童、學習與學童的溝通互動模式。大四時,系上安排校外機構(如:醫院、聽覺輔具公司、聽障教育基金會、啟聰學校等)實習;聽力組共有三種實習訓練項目:「臨床聽力學檢查評估」、「聽覺輔具系統選配評估」與「聽能復健」。我們必須實習七個月以上且完成275小時以上的實習時數,才具有報考聽力師國家考試的資格(註1)。

實習結束後的課程則著重聽語專題討論,如:同學分組討論實習時所遇到的個案,並彙整出相似與相異處,在課堂中進行檢討與回饋。同時也利用畢業前的這段時間準備聽力師國家考試。

聽力組學生畢業後通過國家考試成為聽力師,就業市場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

1.醫院擔任耳鼻喉科之臨床聽力師

2.於輔具公司進行助聽器選配或產品教育訓練

3.到聽障教育基金會擔任聽力師。 

我們班上有20位聽力組學生,我畢業後有擴大招生至40位左右,相較其他科系仍屬於小班教學,老師可以掌握每位同學的學習狀況,同學之間感情不錯、且會互相督促讀書,課堂討論的參與度也比較踴躍,畢業後的國家考試通過率這幾屆下來亦達90%以上。

系上當然也少不了自己舉辦的活動,像是辦給高中生參加的語聽營、與物治系職治系合辦的復健三系聯合宿營、語聽週、輔具展、系火鍋、系烤肉等,還有系隊如系籃、系排、系壘等。學系也會定期蒐集整理台灣聽語學會發布的學術演講訊息與最新技術研習公告,讓我們得以擴充學習課堂外的專業知識。我覺得大學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投入心力;藉由參加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課外活動,能夠更全面的增進個人能力並學習自主學習。

其實系上也與海外溝通障礙學系互動頻繁,多次獲學海築夢計畫補助,由系上老師帶領學生出國進行參訪實習。我在升大三的暑假有幸獲選為美國北伊利諾州立大學(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附設聽語中心的參訪學生,能夠第一手體驗美國聽語專業,也有機會和當地的聽語系所學生互相切磋交流。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目前國內僅有五間大學部聽語相關學系,分別為中山醫學大學、馬偕醫學院、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以及將於105學年度開始招生的亞洲大學與弘光科技大學。(提供參考)

四、學校介紹

中山醫學大學位於台中市南區,文心南路與建國北路交叉口,鄰近大慶火車站、高鐵台中站,未來台中捷運也將在學校附近設站,大眾運輸便利。設有五個學院:醫學院、口腔醫學院、醫學科技學院、健康管理學院與醫學人文暨社會學院,其中語聽系屬於醫學科技學院。

我們雖然名為醫學大學,但校內的語言學習資源相當豐富,語言中心有英日語教學TA、外師上課的英日語角落、各式英文學習課程等;我一直很喜歡英文,從大一就常常利用中午或空堂往語言中心跑,不但可以保持英文的語感,更可以大方自在的講英文。大三開始擔任英文教學TA,我常蒐集電影片段、YouTube搞笑影片、流行歌曲作為上課材料,絞盡腦汁讓學習英文變得更有趣甚至讓學生感覺自己是來用英語開心聊天的,藉此我認識了許多不同系的朋友也深刻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我覺得大學就是要廣泛涉獵體驗各種新鮮、不熟悉的事物;然而學校在課外活動/校外活動的訊息整理發布方面並完善,大多只有在校園內的公布欄貼海報,但我認為最有效的方式則是彙整各種活動訊息後公布在學校網站,以利學生即時參考。我自己當時只要有空就會晃去學校的公布欄看一看有什麼新鮮事或是直接瀏覽其他學校的課外活動網站。

五、求學經驗分享

在升大學前,我就一直告訴自己成績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水準,因為這樣瀛遊於美好事物之時,才能真正無所拘束!因此,我要求自己上完一個禮拜的課,下星期上課前要將所有的課程內容至少翻閱過一次,不熟悉的地方一定要先找過資料,如此一來,日後複習能更加得心應手;假如遇到不得已需要考前臨時抱佛腳,也不是從零開始讀起。

另外,在我大二時曾申請加修外語科技管理學程,因為不希望延畢,當時也沒有很在意一定要拿到學程證明,也就只是當作一個努力修課的目標。於是,我利用大二本科較不繁忙的時間修完上下學期的英文筆譯與口譯課,學習翻譯的技巧也了解同步翻譯是怎麼做到的。大三時,我同時在語聽系和語言中心擔任教學助理,因為從小就很喜歡寫白板的感覺,能夠有機會分享我了解的東西,並與參加學生交流討論,在在讓我發現自己對教學的熱忱。

大四七個月的實習,三種實習訓練項目(臨床、輔具、復健)的實習機構我都選擇在台南成大醫院。剛開始的兩個月覺得上班好新鮮好有趣,實作哪裡不懂就趕快回家翻書,明天又可以馬上練習,有問題的話也可以請教督導老師,學習成效還不錯,而且都沒有考試,覺得一切真美好!然而蜜月期結束後,緊接著是我未曾預想過的瓶頸。到了實習第三個月,我開始接觸到難度比較高的個案,像是需要鑑定聽損程度的病人、學齡前孩童。我當時常常無法獨立完成,而需要老師跳進來幫忙,因而拉長每個病人的檢查時間、延誤進度,對於檢查的過程或結果,我也很沒有把握,甚至有種我「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的感覺。那段時間,我還是努力讀書,一有個案就積極練習,然後不斷自我暗示,要自己表現出自信,可以慢慢來但一定要做得準確。大概過了兩個月之後,學習狀況漸漸好轉,後來回想,慶幸自己沒有受到得失心的絆跌而仍能繼續保持學習的步調,才有現在的突破與成長。

課外活動參與方面,我從大一就經常利用周末、課餘時間當志工。除了服務他人,我認為這更是掌握並運用學系知識能力很重要的機會。大一暑假,我跟同學參加聲暉手語營當聽障學生隊輔,參加的學員是高中與大專聽障生,營隊期間有營隊駐點縣市的參訪遊玩,還有手語歌與舞蹈比賽。輔導學員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我很開心與學員或其他志工成為朋友,溝通上遇到阻礙,我們仍可以比手畫腳、用溝通板表達或是用演的,然後大家笑成一團等等;也很高興能分享簡易的耳朵保健與助聽輔具保養知識,是一種真心希望朋友更好的良性互動。

升上大二,我擔任YMCA弱勢兒童生活輔導志工,利用每週六上午的時間帶著小朋友完成一個作品((如:點心、小玩具等),孩子大多比較沒耐心而且不懂得物歸原處。當時,我記得有一個小朋友,當志工在前面示範他就在台下不斷找隔壁的講話,每次用完剪刀膠水也隨便丟,我一開始會對他的每一項行為進行提醒,但他仍然我行我素,後來我想到行為改變課程中曾經提到:「要改變行為,一次進行一個目標」。於是,我告訴他:「每次只要不講話,安靜聽前面老師示範,就可以得到一個好棒印章,集滿五個可以換一張貼紙!」我發現他雖然還是愛搗蛋,但上課聊天次數不僅變少了,也比較能配合上課規矩了。

另外,我也利用大二大三的課餘時間到婦聯會附設至德聽語中心當聽損孩童的音樂課志工。聽語中心的音樂課有別於坊間老師教學生看譜以練會一首曲子的形式,它透過傾聽、敲擊、彈奏、律動、歌唱與繪畫等方式,帶著聽損小朋友認識音樂的節奏、大小和高低,幫助孩子沉靜心靈、表達自己的想法。這讓我發現原來聽能復健的訓練方法很多元,焦點不能只放在聽覺和語言上,所有感覺系統的參與不但能相互支持,還可以提升大腦整體的學習能力。

光陰似箭,從自己一開始誤打誤撞進來語聽系,到最後我很幸運地喜歡上語聽系。其實,只要你喜歡與人建立連結,喜歡幫助別人,為他人著想,那麼語聽系確實值得你探索!不但可以結合助人專業,規劃出符合期望的大學生活,未來更能服務社會、貢獻所學!

(註1:105年度開始,聽力組大四實習將改制為10個月,細節研擬中。)

專欄簡介

UrSchool是一群由熱血大學生組成的義工組織,我們希望能搭起高中生與大學生們的橋梁,讓高中生真正了解各學系、領域的特色、發展與出路,以及適合何種特質能力的人,以免只憑字面上的解讀與憑空想像,甚至僅按照分數選填,而進入與自己志趣、能力不符的學系適才適所必能有為,讓我們一起串接不同領域的人才吧!

耳朵怎麼照顧?語聽系教你用專業協助「聽」的不方便_img_1

>>更多教育分享資訊可至UrSchool網站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