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不只擁有一雙翅膀,還有飛行的力量!教育系讓你變得不一樣

【遠見 × UrSchool︱學習經驗談】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15-10-23

瀏覽數 23,300+

不只擁有一雙翅膀,還有飛行的力量!教育系讓你變得不一樣
 

分享者: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三年級/林蓁芳

照片提供:林蓁芳

邀稿與整理: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吳弈臻

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洪耀臨

一、關於我

我是林蓁芳,2013年畢業於高雄女中第一類組(社會組),以指考分發進入目前就讀於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公費)三年級。

二、入學經驗

入學前,我跟一般教育系同學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教育並不是我從小的志向,孩提時期的我比較活潑好動、喜歡表演,所以一直以來都是以戲劇表演方面作為未來志向,小學時學習過舞蹈、打擊樂、鋼琴、國樂,到了中學時期學習聲樂(合唱),成長過程中我一直學習才藝來充實自己,並且希望能朝著表演之路邁進。但在進入高中後,因為現實的考量以及家人的期望,漸漸收起想往戲劇發展的想法。

而我另一個喜好則是法律,我喜歡看很多法律相關的書籍,還記得高中時期的公民課在教基礎的法律知識時,我都會用課餘時間搜尋一系列相關的法條,甚至做更多相關法律的深入探討。但是有鑑於我的個性比較心軟、容易改變主意而不夠堅定,所以我很早就意識到自己可能不太適合走法律這條路。

故在指考考完要選填志願時,我其實很苦惱,我陷入了很長的一段掙扎期,那時候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不確定自己適合什麼,我想很多高中生在選填志願時ㄧ定也跟我一樣如此無助、徬徨過。我依稀記得,當時的我不斷捫心自問:「如果不走法律或戲劇,我還能選擇什麼?或是適合什麼?」然而卻百思不解,無法得出任何解答。後來,家人跟我做了深入的討論(其中包括解析我的個性跟人格特質)。促膝長談後,我發現其實自己「喜歡小孩」以及「具備耐心」的特質適合當老師,加上我也景仰著教育這條偉大的航道,所以我接受家人的建議選填教育學系。

但是我想很多人在選擇走教育這條路時,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要走哪個階段的教育」?選擇小學教育學程或是中學教育學程又是一門大學問,所以當我在做抉擇的時候也非常謹慎,在我認知中的自己偏好小學階段的教育,所以我填的教育系學校都是修習小學教育學程為主的大學。有人問我:「嘉義大學不是綜合型大學嗎?這裡的教育系所提供的師資栽培真的能跟一般師院、教育大學比嗎?」我想,會這樣問的人可能對我們學校不夠了解,我們學校教育系的前身是嘉義師專,所以在教育基礎與資源上相當豐厚,而且我們學校有附設實驗小學—嘉大附小。無論在教育理論上或實務上都能讓我們有很完整的學習。對於教育的栽培及資源並不會輸給純教育大學或師範體制。

很多人常問我:「你覺得進入了教育後,跟你當初認為的有什麼不同?有落差嗎?」我想我的答案始終如一,大部分和我想的是一樣的,但是論「過程」還是有一點落差。因為教育系其實不只是培養小學老師,還包括教育行政人員的養成,教育的學習內容很廣泛多元。有時候我會覺得學得涉略很多,但似乎深入專精的卻很少。

但是,我一直很慶幸自己當初做了這個決定。這三年的時光,我曾經質疑過自己的抉擇,但回頭看(後面的分享會提到為什麼自己是怎麼堅定念教育系念對了!)再讓我選一次,我還是會欣然接受選擇教育學系、並且更投入。 

三、學校介紹

我們學校是雲嘉地區最具歷史的綜合大學,嘉義技術學院及嘉義師範學院整併而成。嘉義大學一共分成四大校區,分別是在蘭潭水庫附近的校本部:蘭潭校區(農學院、理工學院及生命科學院),在嘉義市中心的:新民校區(管理學院、獸醫學系)、林森校區(進修推廣部)以及在嘉義縣的:民雄校區(師範學院、人文藝術學院),距離嘉義市大約20分鐘,目前大學部共有六個學院、四十一個學系,以及附設動物醫院、附設實驗小學。

嘉義大學由於校區較多,所以整間大學在不同校區呈現了不同風貌,像是新民校區屬於商管學院,他們就比較活潑開放,而民雄校區屬於師範人文藝術學院相對來說較為保守,但是不致於封閉。每個校區都有各自的特色。

學校給予學生的資源非常多,包括產學合作、獎學金及交換生計畫。我們學校的語言中心也提供了很完整的英語教學資源:包括小老師時間、故事時間及各種英文講座等,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知能。此外師資培育中心提供學校學生完整的教育相關資訊,並且每年提供師資名額招考,讓想修習教育學程的學生能透過考試獲得師培資格。而蘭潭校區擁有完整的農學資源,並且有附設嘉大農場讓他們進行實作;由於本校有人文藝術學院,故人文藝術的活動也相當盛行,包括嘉大藝術季、音樂演奏會、各種藝術活動。

而校園內的社團也玲瑯滿目,應有盡有,想得到的社團通通有,包括森林研究社、登山社、烘焙社團、國樂團等等。提供學生完整的校外活動規劃。並且每學期都會舉辦社團博覽會供學生了解、參觀。

我認為這是綜合大學的好處,擁有豐富且多元的資源,無論你有任何疑難雜症,都有對應的方法可以解決,而且很特別的是我們學校有獸醫學系,若你也有養寵物,那動物相關的問題就可以請教獸醫系同學或交給嘉大動物醫院解決囉!

四、科系介紹

我想本系與社會上的一般認知大致一樣,的確是在培育小學教育師資,而我們採全師培制,意思就是說,我們的課程規畫即涵蓋了教育學程應修的課程,不用額外再考教育學程,基本上入學即直接視同師培生。而我們系除了培育小學教育人才外另一大特色就是培育教育行政專才,所以系上在大二之後可以選擇想依附的組別,我們分成教育行政組以及課程教學組,大家可以藉由自己喜歡的方向,選定組別(但並非分班)。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我們系上的師資生畢業時應修滿至少148學分,包括:(1).專業必修課程45學分(院共同必修10學分、系必修35學分)。(2).專業選修課程53學分(含專業導向選修課程--課程與教學組、教育行政與文教事業經營組兩組擇一20學分)。(3).通識教育必修課程30學分。(4).「部定小教專業」課程20學分。而教育系的學生必須修習系上規定的必修、選修,以及教材教法課、部定小教課程。

系上幫師培生做了很完整的求學規劃。而教育系在大學四年中也偏重於理論課程,像是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教育哲學、教育史、教育研究法等理論課程。雖然這些看起來涉略範圍很廣,但是每科都很重要。在大四下會有集中實習,且畢業後規定得實習半年。在大學四年中會有許多參訪小學、教學觀摩的機會,甚至實際站上台試教,我認為這些都是對教學經驗累積重要的歷程。從寫教案到站上台教學,每一次的練習,都能讓我們擁有更多實務經驗。

此外,系上給予學生許多教育資源,包括國際教育學術參訪、教育類講座。

我認為系上學習風氣良好,豎立的教育典範也很好。系上在活動上也非常多元精彩,像是新生盃、迎新宿營、聖誕活動、教育週、小學服務學習、啦啦隊比賽、合唱比賽、教育之夜、畢業盃等等活動。而系隊活動也相當多元,有系男籃、系女籃、系排、系羽、系桌等系隊。這些活動也讓學生能在課後適當的舒壓及放鬆。

而我認為讀教育系最大的收穫就是,我開始能用「心」去看待每一件事情、並且不斷嘗試自己原先不敢做的事。學習方面的收穫就是學到有效的教學方法,並且有機會實際運用在教學現場中,而且透過各種教育理論,讓我們更能了解孩子心中的想法;一個好的老師除了要具備良好的教學技巧,更重要的是能理解孩子,從孩子的角度思考事情、幫助他們學習、支撐他們的成長。而要當一個老師所要具備的條件,絕對要具備耐心、愛心跟毅力,並且真心喜歡孩子,甘願為他們付出。其實孩子很單純,老師付出多少他們都能感受到,如果你在教導他的過程中,你是真心喜歡孩子,你就會全心全意投入,而非只是表面功夫而已。教育就像一棵大樹,並不是幾天灌溉就會馬上成長茁壯,教育是一條很艱辛的路,沒有盡頭,只有勇敢向前走!

進入教育系的三年,我最大的改變應該是懂得傾聽,以前我總是習慣用我的方式去引導別人,在進入教育系後我學會了站在別人的角度替別人想、並且傾聽別人的想法,而且包容心也越來越大了,看的視野也越來越廣,不再為自己設限,並且相信持之以恆的努力是值得的。

五、求學經驗分享

我想這個部分,真的是整個分享中最值得一提的了!在前面我都未提及公費的事情,若你是未來真的很想當老師的同學,我想告訴你,在填志願畫代碼時,千萬不要錯過成為公費生的機會!因為在現今教育職場上人才是趨近飽和的,若你希望自己能一畢業就擁有一份安穩的教師職業,並且你非常熱愛教育,那你ㄧ定要把握公費生的保障資格!而我目前在教學科目上修習英語專長,加上我希望自己能在大學中培養更廣泛的英語知識,所以必須修額外的30學分英語加註專長(基本上形同輔系)。

起初這對我而言相當辛苦,當然有可能是因為我的英文基礎不夠好,但現在我懂得享受學習英文的樂趣。但是,修加註專長也很麻煩,因為當課程和系上撞課時,我必須擇一,所以我選擇退掉系上的一些選修去上外語系的課,撞課嚴重的話甚至需要退系上必修課程,先去修外語的課程。以公費生的畢業標準來看,目前系上規定的基本148學分,還得再加上我的加註專長,我必須修滿178學分才可畢業。

在社團活動方面,在大學我依然選擇我喜歡的國樂團作為心靈依靠,我覺得國樂團很溫暖,就像家一樣,讓我能很放心的抒發壓力。偶爾我也會去其他社團湊一腳,但是並不是長期參與。我一直計畫要去當國際志工,但是尚未完成,不過沒有意外的話今年暑假應該會順利完成。當國際志工是我大學必做的10件事之一,也是我一直期待的事情。

我也認為大學生擁有獨立的經濟條件是必要的,所以我選擇了家教,我認為家教比起其他打工選擇更適合於教育系學生,因為當你在家教時,也在訓練自己的教學技能。而且教育系的學生在找家教時真的很吃香,家長會比較放心把孩子交給你,當然這僅限於國中國小學生,如果是國、高中生,家長會比較傾向找各科系專才(例如:數學找數學系、理化找物理/化學系之類的);我喜歡跟學生一起探討數學的答案,期待看到學生豁然開朗而獲得學習成就感,也喜歡陪著他們讀書,每一次都讓我感到有成就、快樂。在家教的時候,我能感受到實際當老師的感覺,並且把在學校所學應用在家教教學中,這大概就是學以致用的成就感。

除了家教,我也到小學見習。我選擇了屏東市大同國小進行為期兩周的教學見習,過程中的所看、所聽、所見、所聞,我認為都是打穩教學基礎的每一個關鍵,看著小學班導師的班級經營模式,讓我學到如何帶好一個班,聽他上課教授數學的方式,讓我更了解這個學科該如何進行大班教學,也學到了老師該如何處理學生情緒、協助學生度過難關,這些事情是從文本教科書中無法學到的,所以我很感謝這次的見習機會,受益良多。

課業輔導、補救教學、小學營隊也是我有參與過的活動,我想最精彩的莫過於教育部史懷哲計畫(註一),2014年參與史懷哲計畫時,我正站在人生的抉擇路口,起初我對自己的未來有很多的不確定,也對自己產生很多疑惑,我不知道教育這條路是不是我想做為終生職業的路,我也不明白我有沒有教育熱誠,我還在摸索自己的志向。而教育部史懷哲計畫卻帶給了我很多溫暖跟感動。

「原來教育可以改變這些弱勢兒童的成長發展!」這份震撼讓我重新思考也釐清自己的方向與價值;從弱勢的孩童中我看見自己的責任,從跟孩子的相處中發現自己的重要性,我才體悟到我有多喜歡教育這條路!這是對我而言非常重大的轉捩點,也更堅定我想把教育這條路走好!到了今年(2015年),我希望能延續我當初的感動與溫暖,我決定在這個計畫中接下總召的職務。

史懷哲計畫安排了為期三週的暑假輔導,讓偏鄉弱勢孩童能在暑假中進行免費的課業輔導以及品德教育,充實他們暑假學習的黃金時期,並且釐清、整合學習上不懂的概念,我一直認為這些都是這個計畫裡最可貴的。平常寒暑假,我大概都是跑營隊及課輔,比如花東科學營、大同國小課輔、教育部史懷哲計畫以及圖書館志工等等。偶爾也會參與一些教育研習以及知能訓練。寒暑假外的平日以家教及補救教學為主,而六日則是安排休息放鬆。

對於未來的安排我傾向先當老師再進行進修,我希望自己能繼續走教育這條路,所以應該是會考教育研究所。我並不考慮跨領域,因為我認為要把教育的路走好,已經夠難,所以我應該全程投入其中,才能專精所學。最後,我想對正走在教育路上以及想要加入的人說:「你擁有的不只是一雙翅膀,還有飛行的力量,你的堅持,會讓教育變得不一樣!」

註一:教育部史懷哲計畫:為強化師資生學習並實踐教育服務之精神,關懷弱勢、奉獻 專業知能,發揮無私無我的人倫大愛,並增進教學知能及專業素養,涵養師資生社會關懷及人文精神,特擬訂此計畫。本計畫之目標在於配合國小暑期輔導,協助教師提供弱勢學生必要的生活輔導及課業輔導,讓接受輔導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刺激及協助,重拾對學習之興趣與樂趣,提高其學習表現。提供弱勢兒童充實完善的暑假規劃。

專欄簡介

UrSchool是一群由熱血大學生組成的義工組織,我們希望能搭起高中生與大學生們的橋梁,讓高中生真正了解各學系、領域的特色、發展與出路,以及適合何種特質能力的人,以免只憑字面上的解讀與憑空想像,甚至僅按照分數選填,而進入與自己志趣、能力不符的學系適才適所必能有為,讓我們一起串接不同領域的人才吧!

不只擁有一雙翅膀,還有飛行的力量!教育系讓你變得不一樣_img_1

>>更多教育分享資訊可至UrSchool網站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