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聖母峰》:因為山在那兒

雖然人很渺小,但也要親自朝聖尋找生命真義

魯皓平
user

魯皓平

2015-09-17

瀏覽數 41,550+

《聖母峰》:因為山在那兒
 

海拔8848公尺的聖母峰,是全世界第一高峰,也是許多熱愛登山的登山家,心目中最夢想嚮往的神山。「她」代表的是一種驕傲、也是一種神聖,就像個信仰,人們趨之若鶩,冀望在喜馬拉雅山的懷抱下,發現人生的真義與慰藉。

聖母峰很美,像鑽石般的山峰與潔白無瑕的靄靄白雪、晶瑩剔透的冰層,以及登頂時一望無際、連綿層疊的山巒,讓許多人寧願費盡千辛萬苦,也要親自投入其中。

不過,這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聖母峰》:因為山在那兒_img_1

人只要攀爬到飛機也不能抵達的海拔高度,極度缺氧的環境下會讓人腦產生病變,包含出現幻覺、感官神經異常等現象,這若在極其險峻的登山環境下發生,很容易導致死亡,更遑論動輒零下50度的氣溫,與隨時變化的高山氣候,都增加登聖母峰的不確定性與艱辛。

如果想要登頂,登山者除了必須經過長時間的高山環境訓練與適應,還得仰賴運氣,人們的生死都掌握在「她」的手上。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250位登山者罹難。

1996年,聖母峰發生了一場驚世山難,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奪走了15條性命,台灣著名登山家高銘和幸運在登頂後生還,雖然失去了鼻子與手腳指頭,但他勇於與生命奮鬥的故事,出版了《九死一生》一書,在當年引起了無數迴響,震撼人心。

在電影《聖母峰》當中,完整呈現當年山難發生前的前因後果,並勾勒每位傳奇登山家的心路歷程與故事──為什麼要登山?為什麼這麼痛苦也要自我找罪受?

《聖母峰》:因為山在那兒_img_2

導演巴塔薩科馬庫(Baltasar Kormákur)將登山過程艱辛描繪的淋漓盡致,全片完全無冷場,觀眾彷彿跟著這些登山家爬了一次聖母峰,也陷入悲壯、感動、堅持、努力的人生觀,雖然會不斷的跟著劇情緊張,但卻能從片中獲得無價的啟發。

首先,這部史詩級的磅礡巨片卡司陣容十分龐大,包含飾演羅勃霍爾的傑森克拉克(Jason Clarke)、飾演史考特費雪的傑克葛倫霍(Jake Gyllenhaal)、飾演貝克威瑟斯的喬許布洛林(Josh Brolin)、飾演蓋柯特的山姆沃辛頓(Sam Worthington)以及飾演羅勃妻子的女星綺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等,多位戲精匯聚,將當年充滿傳奇的登山家故事真實詮釋,更讓全片充滿可看性。

值得注意的是,導演特別找回這些曾經飾演過「英雄」的演員,像是《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Terminator Genisys)的男主角、《震撼擂台》(Southpaw)的勇猛拳擊手、MIB星際戰警(MIB)的英勇探員,還有《神鬼奇航》(Pirates of the Caribbean)中英勇無懼的女海盜──就連這些英雄,在面對大自然的震撼時,都只能卑躬屈膝,甚至死亡,目的在讓觀眾知道,人類到底有多渺小。

在當年的山難中,一位浩劫重生的美國《戶外》(Outdoor)雜誌記者強(Jon Krakauer)將這次的經歷寫成《巔峰》(Into Thin Air)一書,大賣超過100萬冊,如今這段故事被電影重新翻拍,令美國與台灣影迷非常期待。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聖母峰》:因為山在那兒_img_3

登山,向來都是個十分受歡迎的休閒運動,許多人更願意冒生命危險、傾家蕩產、犧牲一切,只為了一圓各種不同的登山大夢。就像電影中記者問他們的經典問題,「你為什麼要爬山?」

每個要登山的人,都對登山的理由有不同的解釋,也許是放鬆、也許是個榮譽,也許根本沒有理由,就是想享受登山的過程。

如果,妳是個不愛登山,卻又不了解另一半為什麼寧願拋家棄子也要登山的角色,那更應該好好來了解這部電影,事實上,他們登山並不代表不愛妳,而是有更多的使命心繫家庭,哪怕只是一點的祈福與思念,都是登山過程最大的動力。

《聖母峰》:因為山在那兒_img_4

特別是片中羅勃與妻子間的深情互動,不僅扣人心弦,片尾再透過幾幅真實照片的呈現,更著實賺人熱淚。

《聖母峰》不單單只是一部冒險電影,而是結合愛情、友情與義氣,在那個極其艱困、需要大家互助合作才能抵達目的之處,更許要彼此的相互扶持,令人感動。

登山過程就彷彿人生的故事,我們可以從電影中咀嚼、深思,是今秋不可不看的經典好片。 

《聖母峰》:因為山在那兒_img_5

《聖母峰》:因為山在那兒_img_6

《聖母峰》:因為山在那兒_img_7

(部份劇照提供:環球影片

延伸閱讀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數位專題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13項入圍成了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以11項入圍居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