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已將「疼痛指數」與體溫、呼吸、脈搏、血壓並列為第五大生命特徵,並廣泛採用疼痛量表協助醫病溝通。在遠見雜誌與台灣疼痛醫學會主辦的「疼痛醫療與創新藥品國際專家論壇」中,產官學界、醫學會與病友團體齊聚,聚焦於適當使用疼痛量表、建立無痛醫院、創新藥品開發與引進等方向同步推進,讓中重度止痛藥「用得上!管得好!」,透過優質疼痛管理落實以病患為中心的照護,提升病人的身心品質。
遠見雜誌台灣疼痛醫療現況大調查
目前台灣疼痛醫療現況為何?一份遠見雜誌進行的民調中發現,自己或家人有重大疾病的受訪民眾中,僅有21%有使用疼痛量表,對於止痛藥的用藥態度,有55%認為病人有權力選擇治療疼痛的方式,並有54%的病患完全照醫生開的處方使用,過半數病友對於止痛藥仍有顧慮,其中最擔心藥物成癮!不過,只要醫師事前說明,病友願意使用鴉片類成份止痛藥者高達84%!
接軌國際水準 打造「優質疼痛管理環境」
根據WHO建議的止痛三階梯治療準則,依據病患疼痛程度給予非鴉片、弱鴉片與強鴉片止痛藥物,後兩者屬於管制藥品。台灣疼痛醫學會理事孫維仁指出,台灣近年來管制類藥品陸續開放,醫師用藥的選擇更多,然而,在台灣的癌症病患中,有高達六萬多名癌痛病患沒有接受疼痛治療 。在鴉片類藥物全球使用量上,台灣僅是美國的七十分之一、鄰國南韓的三分之一!期待台灣的疼痛管理逐步提升與世界接軌,由醫師之專業照護、業界創新藥品及食藥署良好管理環境下引進更多新藥,幫助病人疼痛治療環境「用得上!管得好!」,杜絕藥物濫用,打造屬於國內「優質疼痛管理環境」。
6成重度疼痛患者不滿意疼痛治療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指出,44.8%的癌友半年內有疼痛問題,其中有20%覺得對生活造成困擾,來自於睡眠困擾、生活失去樂趣、情緒高度干擾等。然而,半年內有疼痛問題的癌友僅有2成做過疼痛量表,有超過3成病患認為沒有時間好好討論疼痛,重度疼痛患者中更有近6成不滿意目前疼痛治療!建議未來癌症疼痛治療應該提升醫病溝通、擴大使用疼痛評估量表、建立整合性疼痛管理團隊,逐漸改善疼痛藥物環境,讓病人獲得最佳治療效果。
全新防濫用止痛藥將引進台灣
談到止痛藥,全球各國都會擔心濫用與成癮問題,美國FDA近期正式於今年4月發布新規範,承諾以支持產業界發展「防濫用劑型」的類鴉片產品來持續降低濫用。
萌蒂藥品已有六十年疼痛藥品專業經驗,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花費多年時間研發出防制藥物濫用機制,讓藥物無法被癮君子磨碎以鼻子吸食,避免中重度止痛藥的濫用,也因此獲得新英格蘭藥學期刊專文介紹,這一個全新配方的止痛藥將在今年引進台灣。
萌蒂藥品(Mundipharma)亞太、中東、非洲及拉丁美洲區總裁Raman Singh表示,在各國每日止痛藥的使用量上,韓國與日本是台灣的2倍多,英國是台灣的6倍多,美國更是台灣的70倍!萌蒂藥品在美國讓各個利害關係群體對話合作,結合藥品選項、政策決策、醫師與病患,與政策決策者溝通,促使主管單位不再擔心藥物成癮濫用進而改變政策,讓醫生有更多更好的藥物應用於疼痛治療,病人享受到鴉片類止痛藥的益處、享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食藥署攜手醫界 持續引進新劑型疼痛藥品
食藥署副署長吳秀英指出,食藥署的願景是合理合法管制藥品,未來希望建立非癌症慢性頑固性疼痛病患資料庫、強化醫院內管制藥品委員會功能、執行國人疼痛調查。近幾年共有八件疼痛藥品提出申請,食藥署核准了其中六件,未來將借重醫學會與醫師的幫助,引進新成分新劑型的止痛藥品。食藥署也期待整合醫院、藥廠、病人、政府各種角色與功能,運用集體的力量創造優質疼痛管理的文化與環境,將先在一個醫院示範,做為政府政策推行的依據,逐步施行到各個醫療院所。
破除忍痛文化 打造無痛醫院典範
時任台灣疼痛醫學會理事長蔡玉娟期待,台灣能做好病患的抗痛教育、 落實處理疼痛的醫學教育、設定臨床疼痛處理準則、具有更齊全的疼痛藥物,並打造無痛醫院典範模式,讓各個醫院學習。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秘書長林葳媫則希望破除台灣病患忍痛的阿信文化,呼籲病患將疼痛交由專業醫療人員處理,生活可以更有品質。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謝瑞坤指出,疼痛管理是癌症治療的重要環節之一,只要把疼痛處理好,病人更能接受開刀、化療等完整治療,優質疼痛管理的效益並不亞於癌症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