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 陳科翰/國立政治大學國貿系98級
照片提供:陳科翰
實習單位:WritePath
【實習心得】:
在一間Start-up,就算只是小小的Intern(實習生),所做的事情都會是具有「開創性」的,最關鍵的事情在於實習生自己的心態,如果你是個安於現狀的人,那麼就算公司不支你薪也會是個累贅,但如果你願意把自己當成一個entrepreneur(企業家),那麼可以學到的東西絕對是非常有價值的。
在Write Path7個月的時間裡頭,老實說做的事情非常的雜,甚至有時候非常沒頭緒,但這正是在考驗我是不是一個有辦法自己run project的人、可以自己去handle客戶,將老闆簡單的一句話發想成一個能夠協助公司成長、滿足客戶需求的方案。
這段期間內我的業務內容主要是在行銷端、業務端,有時也會涉及一些顧客服務和專案管理,行銷端的部份只要是任何網路相關的部份都有涉足,包含社群媒體的管理、SEM及SEO如Google Analytics和百度關鍵字、Affiliate Marketing等等,都是每天的例行事項,當然也包含一些實體活動的舉辦和參與。在業務端主要是公司新產品的推廣,我必須從最一開始TA的資料蒐集、電郵和電話連絡、親自去拜訪客戶,到最後設法建立一套可以長期去follow的SOP以及潛在客戶管理系統,其中也包含拜訪B2B的企業客戶,我想都是以一個大學生的internship經驗來說非常難得的。
另外一項特點是,Write Path是少數非常國際化的新創公司,並且以英語作為最主要的溝通語言,當時和我一起工作的包含德國籍CTO和來自美國、巴西、日本、敘利亞等地的同事,和來自中國大陸的合作夥伴通電話、回覆來自杜拜的客戶信件都是很常見的,這確實提昇了我在一個多元文化環境工作的能力,這種機會在矽谷、中關村、新加坡或許很常見,但在台北我想是確實很難得。
最後就是雖然Start-up的環境確實比較沒系統,但每天和你面對面討論專案的人是成功在新加坡和日本募資數10萬美元的創業家、在許多大公司擔任過科技部門高階主管的外國人、以及各種不同背景的職場seniors的時候,收穫絕對是非常大的。
職場與校園的差別
職場與學校的差異,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很簡單的兩個字就是「態度」,在學校你就算不主動一樣可以混到畢業,但是在職場上你如果不主動,就是等著被淘汰並且被貼上不負責任、不值得信任的標籤。這份實習經驗對我來說另一個可貴的部份是,我可以真正感受到我的付出對於公司的正面回饋,我多努力一點,也許就是幫公司多爭取了一張訂單,如果你和我一樣是一個成就感取向的年輕人,這是種很棒的回饋。
當初選擇Write Path實習的原因
Write Path主要的產品在線上販賣語言編修和翻譯的服務,乍看之下可能是很冷門、甚至是很無聊的產業,但其實各種產業都有他們各自的樂趣和商機,Write Path底下有3支不同取向的網站,分別是Top Admit、TopSCIedit和BizEditors,分別是針對出國留學的學生、國際期刊論文發表、企業用戶等客群。當初我之所以選擇Write Path,主要也是著眼於這是一間曾經多次在國內外新創競賽獲獎的公司,並且擁有多國籍背景的團隊,而經過這7個月的時間確實也讓我獲益良多,取得了許多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