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舉辦的「第12屆華人企業領袖遠見高峰會」上,理律法律事務所所長暨執行合夥人陳長文獲頒終身成就獎。獲獎後,他感性地說,這個獎不屬於他獨自一人,而是他共事的同事和家人。接著,他以「台港陸的制度三稜鏡」為主題,發表專題講座。
香港「爭真普選」運動已延燒逾一個月,陳長文於遠見高峰會上公開表示,他支持香港爭取民主制度,但需要更多耐心,勿走向「反中」;大陸也應對各種政治改革的方案,展現更大包容心。陳長文更倡議,「一國兩制」只是過渡性制度,應貫徹落實「憲政」,讓兩岸四地的制度應朝向「良制」發展。
近日,甫閉幕的中共18屆四中全會提出「依憲執政」理念。陳長文認為,當大陸領導人做此宣示時,更應該看到各國的憲政經驗和聯合國治理體系的「和平、永續發展、人權」建言。陳長文引述德國總理梅克爾的話說:「每位公民要能夠信任,是法律的力量算數,而非有力量人的法律。」
陳長文還提出三個反問:反腐能成功嗎?一黨領導,能多久?一國兩制,可行嗎?
儘管四中全會提出「依憲執政」,他進一步質問,以中共一黨領導的角色,究竟是黨大或憲法大?
香港爭「真普選」運動烈火,仍熊熊燃燒,陳長文在演講中呼籲香港,需要「耐心、耐心、耐心」。他公開支持香港爭取民主制度,但需要更多耐心,不要讓爭民主的努力變成「反中國/反法治」的情緒。若演變成「反中」,反而讓大陸民眾不理解而模糊訴求。
陳長文也轉向呼籲大陸,需政治改革的各種倡議要展現包容心。中共目前維持政權的正當性基礎來自經濟發展果實,「但這只能是過渡性、替代性,終有到頂、頓挫時」。他說,為接收香港,當初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為過渡,並作為統一台灣的誘因和準備。但近兩年,香港明顯進入政治制度變革的深水區。如今,制度爭議的種子已經種下。
陳長文更直言:「占中問題,形式上會解決。但動機卻已經展現出不可逆轉的反應。」
陳長文認為,無論是哪一種制度選擇,都和制度效率和效能有關。為此,他強調,兩岸政府應要把「憲政」隨時放在心裡,由衷實踐、認真落實。讓兩岸制度朝向「良制」的方向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