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不知道台灣各餐廳、小吃店、攤販、夜市的廢食用油,到底到哪裡去了?究竟政府在處理廢油上,出了什麼漏洞?
全台一年廢食用油約7萬到8.5萬噸,但是這六年來,環保署能夠掌握流向的數量卻連一半都不到。
那些小吃店、夜市、攤販等廢油有58%被合法回收,另外42%被非法個體戶收走。他們開著發財車載著油桶,四處收購,但流向不明。
尤其是最近再次爆發出業者混飼料油的風波,更是讓食安風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全台的人民幾乎已經陷入憤怒與絕望中。
這一次,我們又想問,有什麼是能吃的呢?但可能也沒有個正解,或許還是得看政府方面,是否拿出決心與執行力來處理,否則這場風暴只會持續燒下去,不知何時才會停止。
(圖片來源:flickr Tim Sackton)
【原文節錄】
廢油管理六大漏洞,政府束手無策?
台灣餐飲業每天產生大量廢食用油,但沒人知道這些油流向何方?《遠見》整理出政府處理廢油六大漏洞,供全民檢視。
自從爆發屏東地下業者郭烈成將回收餿水油,賣給強冠公司,做成食用豬油,販賣給各大食品公司與知名糕餅業者後,衍生出不少「案外案」。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台灣各餐廳、小吃店、攤販、夜市的廢食用油,到底流到哪裡去了?
答案很令人震驚:沒人知道!
環保署從2007年,列管987家資本額超過5000萬元的西式速食店、10家資本額在500萬元以上的麵條、粉條業者,申報廢食用油數量,並要求學校、機關團體和家庭,把廢油交給清潔隊和合法回收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