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分析民進黨的進步與民主

張作錦
user

張作錦

1992-04-15

瀏覽數 13,550+

分析民進黨的進步與民主
 

本文出自 1992 / 5月號雜誌 第071期遠見雜誌

以修憲為唯一目的的第二屆國大臨時會,開幕業已多日,除了打、吵、說粗話、送棺材、女代表模仿赫魯雪夫用高跟鞋敲桌子之外,一件正經事還沒幹過。我們那些衣冠楚楚的代表們,學歷不可謂不高,家世不能說不好,也經過選民的篩選過,他們究竟是怎麼回事?

其實,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只是不願明說,或不忍明說而已!

台灣政治反對勢力之崛起,源於執政黨的壟斷,以及對異議者的強大壓抑,尤其是選舉上的不公道,使反對者無從在政治上平等競爭。社會大眾本於正義,本於是非,本於同情心,對「黨外」直接間接的給予支持。

從「黨外」到「民主進步黨」,在野人士對政治上的不合理現象,一一點名批判,如選舉,如黨政分際,如國家預算,如黨禁和報禁,如「萬年國會」,如「二二八」禁忌,如「黑名單」,種種切切,都已得到改善--或完全改善,或部分改善。

把「非常」當成「正常」

從正面看,我們政治上的進步,是應該歸功於「黨外」和「民進黨」的。他們赤手空拳與執政黨相搏,也就不能不用一些「非常的手段」,如議會內的肢體抗爭也,群眾走上街頭也,因「事非得已」,社會也就給予暫時的諒解。

但民進黨似乎不明白這一點,當政治上很多不正常、不合理的現象已經不存在,尤其是民進黨集中火力攻擊的「資深民代」已全數退職,當民進黨和國民黨已經可以平起平坐,黃信介、許信良經常為李登輝的座上賓,而民進黨仍然不放棄他們的「非常手段」,一貫的使用「肢體抗爭」,四月十九日又要把群眾「帶上街頭」,把「非常」當成了「正常」,建黨好幾年了,還重複使用那些老手法,半點也沒有「進步」。

「民主進步黨」不僅沒有「進步」,也欠缺「民主」。這絕非厚誣他們,而是有事實為證的。

國民黨開三中全會,討論總統選舉方式,有人主張委任直選,有人主張公民直選,爭執頗為激烈。既有兩種意見,自然各有支持者,國民黨中常委,也是總統府資政的邱創煥,是支持委選的大將。由於民進黨主張直選,全會閉幕後,民進黨人士結隊跑到邱創煥老家去抗議,拉布條也,呼口號也,極盡羞辱之能事。

太過法西斯了

民進黨的行動,實在叫人難以理解:第一,這是國民黨的家務事,與民進黨何干?民進黨內部也有不同意見,國民黨是否可以站在「新潮流」這邊,向「美麗島」抗議?

第二,民主政治容許反對,否則就不是民主了。換言之,國民黨若是不容許反對,那裡會有「反對黨」的民進黨?民進黨享受了政治上的「反對」利益,卻不准他人有不同的意見,這個黨也未免太法西斯了!

民進黨言行之荒謬,還表現在另一件事上。行政院長郝柏村到國民大會報告國事,民進黨籍的國代也要抗爭。按理說,到國大報告,不是郝柏村請求的,是國大「規定」他要去的,於是,報告是他的義務,聽取報告是國大代表的權利。現在民進黨代表抗議,向誰抗議呢?抗什麼議呢?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如果郝柏村的國事報告裡,代表們發現有施政不當之處,自可提出批評,甚至譴責或攻擊,這都是民意代表的職責,尤其是反對黨議員應為之事,但那總得在報告之後才行,還未報告就抗議,那算是怎麼回事呢?

一心只想「獨立建國」

把民進黨對待邱創煥和郝柏村的兩件事連在一起,就立即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這只是他們推動「獨立建國」的一貫行動罷了!

民進黨要想把台灣建立成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首先要取得政權。在目前的憲政體制下,想主政,至少要先在立法院裏佔多數。立法委員有一百六十人,半數以上是八十一人,民進黨目前只有十多席,走這條路,遠得很。「幸而」國民黨提出總統直選的主張,屆時民進黨自然也可提名候選人,一對一,希望就大得多。再加上國民黨所提修憲內容,五院大權均歸總統一人,只要選上總統,政權就盡在掌握矣!

退一步說,即使選不上總統,「直選」已經開了「公民投票」的先聲,到那時,自可把「國家前途」問題拿來「公民複決」,一般人那裡懂得這麼多,說不定也有機會達到「獨立建國」的目的。

而邱創煥何人也?竟力主「委任直選」,自應被罵為「台奸」,鳴鼓而攻之!

除邱創煥的主張外,郝柏村當然是民進黨最大的眼中釘,因為他對台獨深惡痛絕,一再聲言絕不妥協,而且又居閣揆的地位,使民進黨做事頗不順手,所以千方百計抹黑也,攻訐也,明槍暗箭,必去之而後快!

這樣分析,好像才剛剛「發現」民進黨台獨立場似的,當然不是這樣,因為民進黨並不隱諱他們的主張,甚至早把台獨列入黨綱,只是社會上很多人一直看不清楚,或者視而不見,連執政當局某些人也與之「隔黨唱和」,才使我們今天的政局如此混亂,國家的前途如此不測。

不能再和稀泥

台灣能否獨立建國?能否得到國際承認?中共的態度會怎樣?島內兩千萬人分裂的結果會怎樣?各方都已說得很多,毋庸再多費口舌。

「理想」不變的人,自然會「繼續努力」,但是認為不可行的人,珍惜台灣現狀的人,對後世子孫懷有責任感的人,就不能再依違兩可,繼續和稀泥,而應該嚴正的表示態度。

那個態度是:民進黨既然自稱代表人民,就不能無視那些不贊成他們主張的民意。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