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i-Spy監控網路 美政府滲透人民生活

《經濟學人》

創新工作室
user

創新工作室

2013-07-03

瀏覽數 9,550+

i-Spy監控網路 美政府滲透人民生活
 

政府的首要任務是保護人民,然而方法的使用當以「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為基礎,而不是「盲目信託」(blind trust),也就是要讓一切手段攤在陽光下,而非將人民當成觀察的白老鼠。

美國國安局早在2007年便開始實行「稜鏡」計畫,但因為國安局員工史諾登的洩漏,使整個驚人的計畫內容慢慢浮出檯面。

「稜鏡」計畫主要是從Google、Apple、Facebook等公司收集數據,像用戶的電子郵件、文件或是他們交給社交網站的資料等等,藉以對人民進行更深度的監聽。

以往,911、波士頓爆炸案等恐怖攻擊的發生,強化了各國政府「保護人民安全」這頂大帽子,這也讓政府做的一切監控,全都理所當然。 

但美國人民現在擔心,像史諾登這樣有權力洩漏資訊的人,竟然高達140萬人,這也意味許多不想給他人知道的私事,將不在是你我之間的秘密,隔牆,還有更多人知情。

監控網路這件事也將影響美國與他國的關係,各國家都在懷疑,美國是否只是找藉口合理化自身的自私行為,達到充分監控的目的,這也違反了歐盟一向保護公民隱私的立場。

但更憂慮的是,美國人民是否能信任這樣超越公眾監督的政府行為?

為免恐怖攻擊的發生,監控行為確實有必要存在,但這監控的隱密性並不適用於任何事件、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政府有義務保護人民,但人民亦不能無條件的把監視權交給政府,毫無隱私可言。(朱乙真)

(新聞來源:《經濟學人》)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