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你住在男性空間或女性空間?

創新講談

劉育東
user

劉育東

2017-04-28

瀏覽數 28,600+

你住在男性空間或女性空間?
 

本文出自 2017 / 5月號雜誌 別讓捷運便劫運!

「設計」向來要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因此包裝設計、產品設計經常會針對男性顧客或女性顧客,以「性別」做不同的設計。例如百貨公司的商品擺設和室內設計上,明顯能區分女性樓層或男性樓層。

有趣的是,設計師的性別比例,也還能呼應男女各半的人口比例。包裝設計師女性稍多,產品設計師男性稍多,室內設計師大約一半一半,男女的需要,都能被相同性別者考慮周到,不須勉強配合。不論在台灣或歐美,我們常對設計界已達到的「兩性平權」感到滿意。

4月在台北的一場國際建築論壇,邀請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總策展人貝斯基(Aaron Betsky)擔任主講者,講題是男性的他在歐美也常講的「性別與建築」。貝斯基提出了深刻的設計控訴:設計只談創新,但長期忽略性別,即使今天已經同性婚姻合法的美國,建築這個最大的設計物,仍然由男性主宰,女性早已不自覺的強忍3000年。

女性仍是建築與城市的被支配者

西方建築起源於金字塔和神廟,建築師由法老和皇帝任命,只有男性,設計思惟當然由男性業主和男性建築師主導,前有大廣場、中有大道、後有大庭園,建築量體雄偉、立面渾厚、動線系統化、空間方正氣派,這些都是「男性空間」。以四合院為主的中國建築也類似,再加上家父長制、一進一進向前的「位序空間」,嚴密遵守由帝王與族長訂下的空間階級。女性的空間需求與感知,在東西方,從來不曾被認真對待。

今天情況是否隨全球民主、兩性平權而改善?

貝斯基提到即使男女非常平等的美國,建築系新生男女各半,但畢業時女性已大量轉系,畢業後留在建築業只剩22%。台灣的狀況只有更壞,一位女性建築師提問時說到,「第一次帶著男性員工和業主會面,介紹到建築師時,業主竟向身旁的男性員工握手」!無論在歐美或台灣、無論有沒有選出女性總統,女性仍一直被忽略。

性別與建築的議題結束了嗎?貝斯基在演說最後放了一張同志電影的空間畫面,然後說,女性在建築空間中被忽略,那,同性者呢?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性別」在都市和建築中的確發人深省,雖然我們都覺得都市景觀醜陋、建築美學低落,解決方法都還圍繞在都市更新、地標建築、大型廣場等,跳不出「男性建築觀點」的框框。我們應該開始正視,建築師多一些女性、公共空間多一些女性設計思惟,台灣的都市景觀也許才能有根本性的提升。

我們踏出的第一步,應該要先釐清什麼是男性空間、什麼是女性空間?或者直接問,你知道你自己住在男性空間或女性空間嗎?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