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謝旭東說,眼睛旁邊的穴道,分別是膀胱經的睛明(目內眥角向上一些)及攢竹(面部眉頭陷中)、三焦經的絲竹空(眉尾)、膽經的瞳子(外眼角紋頭盡處)、胃經的承泣(瞳孔直下眼球與眶下緣之間凹陷處)及四白(眼眶下緣正中指下一横拇指指節)、魚腰(人的眉毛如魚形,穴位剛好在其正中處,故名魚腰穴),這些穴位一般可以用手指頭順著眼睛周圍慢慢地按壓。
此外,位於耳垂正中央最凹陷處的明目穴,也可以常按壓,對舒緩眼睛疲勞很有幫助。
除了可以按壓眼睛周圍穴位之外,謝旭東還教導大家另外一種簡易的按摩方式──V型手式按摩法。
作法是將雙手搓熱後,雙手以食指與中指比出「V」型,雙手的中指分別靠近鼻翼,再慢慢由下往上推,推至眉尾後,再往下回到原來的位置,但往下時勿用力,除了可舒緩眼睛乾澀,也可舒緩鼻子過敏問題及提拉皮膚,具有多重功效,每天早晚可以按摩64下。
五分鐘重現明亮雙眼
謝旭東表示,其他跟眼睛有關的遠端穴位,還有位於頭後方枕骨下、斜方肌與胸鎖乳突肌之間髮際上的風池穴。按壓風池穴,可護眼,還可放鬆肩頸。
又如,在食指掌骨與中指掌骨之間的上白穴,距指骨與掌骨骨縫上些許處,有空多按壓,也可紓解眼睛痠澀、痠脹、迎風流淚等症狀。他建議可用筆頭或手指頭按住上白穴閉目養神,同時眼球可以順時鐘轉10圈,逆時鐘再轉10圈。
不過,眼球轉動時,要保持放慢、放鬆的原則,轉一圈約10秒鐘,左右手各按壓一次搭配左右眼各轉10圈,總計約5~6分鐘,是上班族緊盯電腦太久,可以適時放鬆的護眼招數。
若有頭痛或偏頭痛伴隨眼睛痠痛的症狀,也可以按摩頭部紓壓。
開業中醫師陳玫妃表示,頭痛伴隨眼睛痠痛時,按摩眼睛周圍穴位可能緩不濟急,這時也可用薄荷棒抹上少許薄荷在頭皮上,再用酒精消毒過的五爪梳或大扁梳,輕輕地從頭頂往後梳至風池穴及肩頸處,但要注意是順著經絡,由前往後順氣梳頭,切勿由後往前逆氣梳頭,否則頭會更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