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從一個人的「眼神」就可以看出五臟六腑是否有問題,尤其是肝開竅於目,眼睛好壞跟肝息息相關。肝經氣血充足,眼睛就能得到滋養;若肝氣虛,肝血不足,眼睛也會失去光彩。50歲後,肝經系統與眼睛之間的氣血供應量會減少,容易出現視力老化、退化,更要保養。
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謝旭東指出,很多年輕人因看電視、電腦或手機時間太長,沒有適度休息,用眼過度,導致眼睛乾澀。這種情況就是「虛耗肝血的虛症」,像是一個吃不飽的人要爬山,最好先補充氧分,也可以用枸杞配白菊花泡茶來保養眼睛。
如果有偏頭痛、胸悶、火氣大、口乾、眼花及視力衰退等症狀,則是肝火旺的實症,就必須「疏肝解鬱」,像是一個人爬山,路上遇到雜草荊棘,就要將這些道路打通,才能將氧分輸送到眼睛,茶飲保養可以採用白菊花加薄荷。
解乾澀、緩疲勞、降眼壓,枸杞菊花有效
謝旭東表示,枸杞為茄科植物,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及維生素A、B和鈣、鐵等眼睛所必需的營養物質,有明目功效,也可以抗衰老及抗三高。中醫用以平補肝腎精血,可用於治療精血不足導致的視力減退、頭暈目眩、腰膝痠軟、耳聾、牙齒鬆動、鬚髮早白、失眠多夢、潮熱盜汗,且能調節免疫,促進造血功能。
菊花又分白菊花、黃菊花及野菊花。白菊花可清肝明目抗老,黃菊花具有疏散風熱腫的功效,至於少見的野菊花則有清熱解毒作用。
決明子性甘、苦、鹹,微寒,有清肝明目作用,且因含大黃酚(為中藥的通便藥),能潤腸通便,對於有三高伴隨便祕的人效果好,且含維生素A,能夠滋潤眼睛。
不過,謝旭東說,因決明子藥性寒,不適合腸胃不好、容易腹瀉者,孕婦也不宜食用。決明子要視個人體質而決定飲用份量,過量可能會拉肚子,臨床上曾遇過三高患者自行服用決明子,造成腹瀉症狀,因此服用前應先諮詢中醫師。
開業中醫師陳玫妃則指出,白菊花加上決明子可以清肝明目,如果是腸胃不佳的人,可以使用炒熟的決明子加上白菊花,比較不會太寒;便祕者則可使用生決明子加上白菊花。白菊花決明子茶飲的做法:白菊花2錢、決明子3錢,加上1000c.c.的水量煮5分鐘後,當作茶飲。
謝旭東提醒,藥食同源,跟蔬菜一樣,有些藥材可能有農藥殘留,建議可以將菊花、枸杞等藥材放在溫水裡,用手輕輕搓揉後,再予以沖洗。如枸杞搓洗後馬上掉色(一般是需浸泡一段時間後才會顯色),有可能是用硫磺燻製,不宜食用,建議到有信譽的中藥房購買藥材,確保安全。陳玫妃則建議,如果擔心農藥殘留問題,可購買有機認證的枸杞,吃得比較安心。
【中醫師推薦四款明目茶飲】
中醫師提供以下四種簡單的明目茶飲,一般人皆可自行沖泡飲用。
【枸杞菊花茶】
●藥材:枸杞10顆、白菊花10朵
●做法:將洗淨後的枸杞及白菊花加入1000c.c.熱水,
●泡約20分鐘
●叮嚀:枸杞性味甘、平,可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白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並含有多種人體所需氨基酸、維生素等微量元素,能養肝明目。熬夜、失眠、慢性肝病患者,皆容易有眼睛酸澀、視力模糊的問題,可飲用此茶;但如果有容易腹瀉症狀者,不建議天天飲用
(資料提供:謝旭東中醫師)
【薄荷白菊花茶】
●藥材:薄荷3錢、白菊花3錢
●做法:將洗淨後的薄荷及白菊花加熱水,再用保溫杯燜個10~20分鐘即可
●叮嚀:薄荷性味辛、涼,能夠疏肝解鬱、放鬆心情,所含的揮發油具有清熱、消炎、止痛的功效,可促進皮膚微細血管的擴張而排汗散熱,配合白菊花可以明目降火。但冬天或是一進冷氣房就容易手腳冰冷的人,不建議飲用
(資料提供:謝旭東中醫師)
【參杞茶】
●藥材:枸杞子18克、西洋參25克
●做法:將藥材放入壺中加入1000c.c.的水,煮沸5~10分鐘
●叮嚀:西洋參性涼、味甘微苦,能補氣生津,增強氣力。枸杞可補肝強腎保眼,有助降低血糖和膽固醇,預防冠心病。但最好白天飲用,特別是有睡眠障礙者,以免失眠
(資料提供:陳潮宗中醫師)
【寧心安眠茶】
●藥材:龍眼肉(桂圓)6枚、蓮子10克、芡實10克
●做法:先將蓮子、芡實加500c.c.的水煮30分鐘;加龍眼肉,蓋燜30分鐘;最後再加適量冰糖
●叮嚀:芡實性平、味甘澀,有補脾益腎的作用;龍眼肉性平、味甘,可養血安神,蓮子、龍眼肉、芡實三者搭配,對神經衰弱、失眠者也很有療效
(資料提供:陳潮宗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