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被譽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當代建築大師之一的理查,早年以前衛風格的巴黎龐畢度中心聞名世界。台灣人對他並不陌生,高捷R9中央公園車站,就是出自其團隊之手。
第三航廈的快捷轉機動線將大幅改善旅客動線,使轉機時間減少至40分鐘內,達到亞洲航廈的最佳紀錄。旅客多出餘暇,步調就能慢下來,再加上航廈外圍將設置大量休閒區,希望把「旅客」變成「遊客」。
「旅行是多麼有趣的一件事,無論是火車、騎馬,或熱氣球,所有的旅行交通都能為人帶來一種興奮感。希望T3捕捉到人們在旅途中的興奮感,」羅傑斯在2016年11月底與合伙人哈伯(Ivan Harbour)連袂來台演講,接受《遠見》專訪。
年逾80的他穿著一身米白休閒西裝、海藍色襯衫、手上戴著鮮綠色塑膠手錶,腳上還穿著桃紅色襪子,讓人好奇他將為台灣打造出一座什麼樣的國際慢機場?以下是精華摘要:
屋頂造型 象徵台灣山脈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第三航廈核心設計概念是什麼?
羅傑斯與哈伯答(以下簡稱答):最核心概念就是讓飛航旅行變得更舒服。現在人們愈來愈常空中旅行,但機場本身卻很少讓旅行變得簡單輕鬆。愈來愈大、愈來愈複雜的機場,讓旅客變得愈來愈焦慮。
如何靠空間設計,讓旅客感受到安心與輕鬆,是我們的任務,也是整個設計過程中一直思考的問題。
問:怎麼透過建築空間設計來做到這一點呢?
答:第三航廈站體長約311.2公尺,是很長的空間,延續性非常重要,必須要有流動性。我們以綠色峽谷為概念,讓機場屋頂順著地勢起伏綿延,就像丘陵一樣,象徵台灣的山脈,具有台灣意象。
設計中最主要的概念是將自然光引入機場內部,並模糊室內、外空間界線。這個概念是跨文化的。不同文化的人,都可以從這樣的設計,感覺到放鬆。 另外,必須讓指示清楚易懂,確保旅客在機場內可長距離穿透,容易看到他要前進的方向。
懸掛花瓣鋁管 引入自然光
問:從設計圖看,出境大廳上方13萬朵有如花瓣造型的天花懸吊是最特別的地方。設計目的是什麼?
答:這13萬朵懸掛花瓣是造型鋁管組合,可透過不同角度將自然光引入建築內部,減少照明用電。這是非常巨大的建築物,但組成建物的花瓣必須回歸人的尺度,讓人可以與建物連結。
問:如何連結?
答:在不同用途空間,這些花瓣都可以做不同調節。在私密空間如報到區,花瓣的高度(天花板)就會降低,讓人在櫃檯比較有隱私感。但在中間區域,如通道,尺度就會拉大。而在零售空間,花瓣則會把空間包起來,讓人有獨立空間的感受。 白天時,花瓣可以開放,讓日光大量灑落。到了晚上,可以打開燈光。在不同時間、不同天候,燈光都可以有不同變化。
問:第三航廈將使轉機時間減少至40分鐘內,怎麼做到?
答:我們把設施集中在中央區,這樣可以節省39%旅客行走時間,縮短轉機時間。 同時也空出周邊空間,這種設計非常受零售商歡迎,因為有了零售空間,可以增加收入,就不用花費這麼高的成本來建造、營運機場。